汇率制度没有万能样板
111
2024-11-13
光华MBAer去哪|周思蕊:微笑发现更多可能
光华MBAer去哪|周思蕊:微笑发现更多可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思蕊
光华MBA2019届毕业生
曾在微软担任项目经理
曾在字节跳动战略分析岗实习
现就职于腾讯视频商业分析岗
思蕊在16年底决定选择北大光华的MBA项目,此时思蕊已经在微软工作两年半了,感觉成长曲线越发平坦,且进入了迷茫期,因而选择MBA项目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作为过渡。在14年大四时思蕊曾通过光华MBA“X计划”获得了全奖的预录取资格,也节约了许多申请的时间成本。
这两年的MBA期间,思蕊申请了许多交换和双学位项目,其中包括在第二学期的首尔大学双学位;以及在第四学期时沃顿商学院4个月的交换,她对当时参与的领导力训练印象最为深刻:在美国海军营地进行了一天一夜的压缩版军训,比如要通过高空中的绳索,和全身泡在污水坑里屏住呼吸钻过障碍物。
思蕊坦言“这样的强度与危险程度也挑战了自己的生理心理极限,此后每次疲惫时都能通过回想当时的感觉、激励自己再坚持一下。顺带给光华MBA“X计划”打个广告,欢迎大四学弟学妹考虑,给自己多一个机会。
思蕊在微软工作过4年,都是担任产品项目经理(PM),她向我们分享了PM的工作内容。
微软的PM职责包括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两部分。
第一个阶段是策划(planning):根据之前用户反馈和数据列出很长的功能列表,和老板一起讨论优先级,并进行排期。
第二个阶段是写产品需求文档(spec)。
第三个阶段是项目管理的部分:产品文档审核通过后,开发人员也会将其拆分到工作项、相应估出每个工作项所需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但实际往往是按半天来估),此后根据项目情况每半周或每天组织快速的例会,来过一遍所有的工作项,并更新到项目管理系统里。这样根据所有工作项剩余的工时以及组内开发人员的人力,项目整体进度、是否能如期完成就可一目了然。
三年的时间里思蕊在Windows部门历经了数次大小重组,也经历了对Windows Phone的拼命努力和逐渐放弃。
从应着“Mobile First, Cloud First”的战略奋力一战,到逐渐增强的无力和迷茫感(比如第三方应用的问题,用户少导致APP开发者少,APP生态差造成用户更少,从而带来恶性循环)在那段时间的迷茫之中,思蕊也选择申请北大光华MBA来探索更多的可能。
“在读过光华MBA之后,换个角度来看,却觉得收获颇丰。思考当时部门的每一步重组和方向调整,整体上每一个决策都看似很合理、也有论据支撑的。光华MBA培养的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引发我进一步的站在更高格局思考工作中的问题。但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似乎很多的决策都成了亡羊补牢而非前瞻性地预判。当时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囿于微软的体量和节奏,当某个产品功能按软件公司(而非互联网)的节奏被优质地开发出来,可能已落后于国内竞品、甚至脱离了市场需求。这也是MBA为之前的工作经历赋予的更多意义。”思蕊如是说。
多学科的尝试
思蕊本科在北邮读通信工程之外,也拿到了北大国发院的经济学双学位,在北邮还修了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辅修。只要对某一领域有求知欲、就可以不抱太多功利心地去学习、尝试,长远看总会收获颇丰。
职场心态的调整
在光华有着丰富又顶尖的资源可以最高效地利用和选择,努力也可以很快看到回报。而入了职场难免会有落差和迷茫。
首先关于方向,当思蕊曾为金融还是互联网纠结的时候,一位首尔大的教授说“我相信不论哪个行业,你们都能找到份工作养活自己,但如果你想要有更大的成就,热爱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校期间可以多实习和交流、找到自己喜欢的,至少也可以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关于改变
关于改变,大概率你的选择都不是最优的。例如15年前毕业生如果面对“诺基亚or华为”,5年前如果面对“百度or头条”,都很难做出在今天看来的正确选择。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实是在倒逼我们个体成长。可以说我们的每时每刻对于自己来讲都是新的开始,在坚守自己热爱的方向的同时,也要有改变和成长的心态,“改变不是彻底否定自己,而是笑着发现更多生命中的可能”。
正如看《创造营2019》时很欣赏的一位选手的话:“艺人要把自己放到一个最低的状态,很谦逊地去讨教所有知识,不断打磨自己、压榨自己。人生是一个长跑,不是短跑,尤其对于艺人来讲,可能做艺人是你这一辈子的事情,并不是你这一个时间段就能达到多高的成就,需要你自己去不断去积累经验的。我虽然不是实力最好的那个,但我一定要做最努力准备最充分的那个。”
做艺人如此,在职场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