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冲突仅靠政府对话远远不够
138
2024-11-13
投资的最初目的是保障现有财富不倒退,这一点常常被热情高涨的投资者所遗忘。
格雷厄姆曾经说过,“哪怕再极端的投资者,哪怕股市表现再好,你也要至少持有25%的债券或固收类资产,永远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随着资产配置的理念逐渐普及,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关注整体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比。在近期股票市场波动加剧的行情下,对于追求资产稳定增长的投资者而言,配置债券型基金能够显著降低资产的波动,是市场大幅震荡阶段的优质选择。
对投资者来说,配置债券基金有三个理由。一是应对约定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退出和理财净值化转型;二是做好资产配置,通过债券基金分散,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债券基金可以搭配多种增强收益来源,充分匹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1、债券基金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良好替代
从2022年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了,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运作新阶段。之前占主流的约定收益型理财产品退出市场,广大居民的理财需求该如何满足?
目前来看,能够替代银行理财的选项主要有两个,一是货币基金,二是债券基金。
货币基金每日开放申购赎回,对投资标的的流动性有更高的要求,在投资债券的久期、信用等级方面受到严格的规定,导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只有年化2%左右,难以对抗通胀。
于是,债券基金成了银行理财的良好替代。下图显示了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年度平均收益,从2004年到2021年的18年间,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涨幅连续为正。过去5年平均年度收益3.8%,过去10年平均年度收益4.9%,是可以帮助居民实现对抗通胀的目标,媲美银行理财产品的。
图-中长期纯债基金年度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债券与其他资产的相关度较低,能有效分散风险并提供安全垫
一个稳健成熟的资产组合,必然是多元化配置的。如果将股票资产比作博取高收益的急先锋,那么债券资产则是镇守大后方的“稳定器”,多元化配置才能让投资组合攻守兼备。
票息收益是债券基金最主要、最为确定的收益来源。债券在发行时就会规定好票息率和付息时间,在不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每期会收到固定的票息。票息能够为投资组合提供一个年化3%-4%的收益安全垫。
由于债券的走势与股市的相关性较弱,在股市波动加剧时,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债券可以有效分散股市风险,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 比较股票组合和经典的40/60股债组合的收益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股债混合策略能够帮助投资者避免股市下跌带来的巨大冲击,让投资组合的整体表现更加稳定。
股债混合策略与单一股票策略收益率比较(数据来源:Wind)
3、债券基金可以搭配多种增强收益来源,充分匹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除了票息收益,债券型基金还可以通过差价收益、小仓位配置股票和可转债的方式增强收益。
所谓价差收益,是说债券在到期之前,其价格是波动的,基金经理可以根据资金的流动性、利率变化、企业偿债能力等因素的变动,通过低买高卖来获取超额收益。
此外,债券基金根据投资对象的区别,可以分为纯债基金、混合型债券基金和可转债基金,不同种类的债基风险收益各不相同,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选择。
纯债基金
全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国内债券分为利率债和信用债:利率债(国债、金融债)有国家信用背书,几乎无违约风险;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的风险和收益都更高,它受到企业自身偿债能力的影响,存在违约风险,去年房地产行业违约风险曾导致重仓地产债的债基短期净值大幅回撤。
一般来说,债券期限越长,票面利率越高;债券信用评级越低,票面利率越高。面对业绩波动大、或者收益明显高于收益中枢的纯债基金,投资者需要关注其持仓有没有信用风险暴露。
混合型债券基金
主要投资债券,小部分仓位可以配置股票、可转债等。根据权益资产的投资范围,可分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也就是最近十分火热的“固收+”基金。对于这类固收+基金,其收益和风险都会高于纯债基金,投资者需要将基金经理的股票投资能力,和债券投资能力分开来观察。
可转债基金
主要投资可转债的基金。可转债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股市低迷时,可转债以债性为主,持有
到期可保住本金并获得极少量票息收益;股市上行时,转换为股票可获得高于纯债的回报。股市上涨时,可转债的涨幅非常吸引人;股市下跌时,可转债也会有一定的跌幅。
可转债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的股票投资方式,更接近权益资产。但是,在目前债券基金的投资范围中,可转债会被划归为债券资产。如果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希望选择低波动的债券基金作为自己的投资工具,那么可转债基金可能不太适合
。
近期股市震荡,让投资者倾向于投资避险类产品,债券基金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不过我们还是建议将债券基金作为理财替代、以及资产配置中必要的一部分,而不是满仓债券。毕竟从长期收益来看,债券是跑输股票的。如果因为市场下跌就全仓债券,未来也一定会因为市场上涨而后悔。
最好的办法是,还是从资产配置出发,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配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不管后市如何走,都能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
以上观点、分析及预测、意见仅是在特定市场情况下并/或基于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所有状况,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收益保证,以上仅为作者观点和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意见。具体产品信息以产品合同为准,投资人须仔细阅读产品合同、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关注产品投资风险和亏损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