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冲突仅靠政府对话远远不够
138
2024-11-13
上市企业是地方经济活力的源泉,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7月11日晚间,广州发布《广州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助力产业领跑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
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5家,新增首发及再融资募集资金1200亿元
等具体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与各地的上市企业培育计划不同,本次广州发布的新一轮行动计划围绕“产业”做文章,提出了更高、更优、更广的目标,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助力产业领跑的“关键一招”。
新“领头羊”行动计划如何加快广州企业的上市步伐?“产业”为何成为文件的高频词与主角?广州培育上市企业为什么注重“链上发力”?粤评君谈点自己的看法。
全面注册制背景下
广州提高上市企业培育目标
企业上市,可以借力资本市场的融资供给,加速成长。
对于地方经济而言,上市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可以实现产业调整、区域发展和新经济增长等多重目标。
特别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启动以来,各地的文件中频现“抢抓机遇”“紧迫感”等词汇。
推动企业上市、培育更多的上市企业,早已成为各地暗自较劲的一场竞争。因此,越来越多城市制定了培育发展上市企业的政策,比政策力度,拼服务力度。
从名字看,无论是“凤凰计划”“鲲鹏计划”“龙腾行动”,还是“参天计划”“迎客松计划”“尖峰行动”“映山红行动”,全国各地的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名称也暗含了各地对于上市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期待。
广州将上市企业称为“领头羊”,不仅因为这是羊城的企业,更因为上市企业具有引领作用,是市场的排头兵。
三年前,广州首次把“领头羊”作为上市工作的品牌,提出三年推动60家企业上市的目标。随后广州以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64家的成绩,超额完成阶段上市任务目标,截至今年初,在境内外上市企业中,有近三成是计划实施3年来增加的。
那么新一轮计划有何特点呢?粤评君认为,
这一次的培育目标数量更多、质量更优、覆盖范围更广。
在数量上,
广州在过去三年上市企业家数、融资规模突飞猛进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力争3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
75家
,新增首发及再融资募集资金
1200亿元
。与此同时,广州也将目光注视到上市“预备队”上,细致提出“每年审核期、辅导期拟上市企业数量动态保持在
70家
左右,拟上市后备企业动态保持在
300家
左右”的“小目标”。
在质量上,
相比三年前的行动计划,广州对上市企业质量提出了更进一步的细致要求,
具体指标是全市新增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公司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在覆盖范围上,
广州提出了布局更均衡协调的要求,提出争取在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及五大新兴优势产业领域新增上市企业超
40家
,同时各区的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均有上市企业代表,上市企业
超20家的区达到6个以上
。
更高目标、更精细规划背后,是广州意识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是广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助力地方发展。
借力资本市场
助力产业领跑
横向对比各地的计划、行动,我们发现了广州新一轮的行动计划有一个突出的高频词——
产业
。
最显性的是文件名,与三年前的行动计划相比,此次文件的名称新增了“助力产业领跑”的字眼。此外,粤评君数了数,这份7124字的文件里,
“产业”被提及47次,“科技”则被提及20次
。
广州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地方产业的思路十分清晰。
为何更强调上市企业培育与产业的关系?
这是因为
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契合科技创新企业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就表示,资本市场在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于广州而言,在推进企业上市计划时,围绕“产业”二字做文章,离不开广州厚实的产业家底。
过去,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工业与石化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在广州工业总产值中平均占比超过一半。近年来,广州将目光转向“换挡升级”。在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上,更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希望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厚实的制造业家底为广州诞生更多上市企业提供更多“种子”。数据显示,
广州是2022年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一年净增12家独角兽企业。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说:“广州独角兽数量相当于以色列或法国一个国家的独角兽数量。”
这就不难理解广州以“产业链+资本链”培育上市企业的“链上发力”思路了。
据初步统计,全市21条重点产业链,涉及行业小类超千个,市场主体超120万个;目前总体规模超7万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近八成。
群星璀璨的产业链,往往有企业跑出成长加速度。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其涉及整车生产、动力电池、充电设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等,作为中国汽车产量第一城,广州坐拥估值超1000亿元的超级独角兽广汽埃安、估值达450亿元的智能驾驶独角兽小马智行。
一揽子计划
让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
如何产融结合推动企业上市走出广州样本?行动计划里有着广州的思路和招数。
在培育上市企业方面,
行动计划提出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构建区域产业链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维度加快孵化和培育;
在上市后备企业库入库方面,
提出沿广州“十四五”期间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动态摸排筛选;
在上市培育体系方面,
提出挖掘出一批潜在“硬科技”企业,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帮助企业清除上市障碍上,
广州提出,广泛发动各产业园区对重点培育企业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决。
行动方案提出,为上市项目孵化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撑。加强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与拟上市后备企业库内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对接。
“全链条的金融支撑”如何让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
在金融支撑上,
广州已搭建起产业与资本融合的大平台。活跃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量母基金和基金群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省、市、区,服务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基金丛林。
以粤芯半导体为例,其多轮融资的股东名单中,闪现了广州产投集团、粤财基金、越秀产业基金、广发证券等本土基金的身影。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全链条的“广式孵化”并不局限于金融支撑,这从新晋独角兽云舟生物的例子可见一斑。在云舟生物的成长过程中,广州产投扮演了“股东+房东+管家”的角色。通过以入股母公司+厂房代建后转让的创新合作模式,云舟生物定制开发了GMP(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特色厂房,解决了土地和生产基地建设的问题,从而推动项目快速投产,而广州产投的人才推荐、政策落地、财税咨询、员工住房沟通等多方位的服务也让云舟生物放开手脚。
过去三年,在广州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随着新行动计划的实施,广州的企业将拥有更加完善的上市培育体系。
全面注册制已经正式落地,在全国各地的上市企业培育争夺赛中,广州能否拥有更多上市席位,能否以“领头羊”带动产业领跑?我们拭目以待。
【策划】陈颖
【主笔】南方+记者 黎华联 陈颖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作者】 黎华联;陈颖
289财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