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警钟有个静默期-公司从静默期到上市需要多久
35
2024-11-07
11月2日,银保监会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前瞻性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1.73万亿元,同比多处置3414亿;截至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2.09%,拨备覆盖率179.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地银保监局发现,截至目前,有10地银保监局披露了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数据,其中有7个地区不良“双降”,仅江苏、浙江、天津三地的不良贷款余额或不良率有所反弹,但江苏、浙江不良率均低于1%。
7地不良“双降”
截至目前,披露了三季度不良数据的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山西、上海等地。从绝对值来看,山东不良贷款余额稳居第一,为2200.34亿元,也是唯一一个不良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的地区,江苏、浙江紧随其后,均接近1400亿元。
从不良率来看,山东地区也稳居第一,为2.90%,但较二季度末的2.97%下降了0.07个百分点;海南、天津、山西不良率也均超过2%,其他6个地区均在1%左右。
对于山东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问题,山东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在2019年底曾撰文表示,要把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放在首要位置,继续坚持“稳不良”的既定思路,在处置存量、控制增量、提高真实性上下工夫。
长三角地区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相对较好,江苏、浙江、上海不良率均低于1%。其中,上海地区不良率最低,仅0.76%,且较二季度末大幅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将上述10个地区的不良与37家上市银行不良对比来看,变化趋势基本接近。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有19家银行不良率相比二季度出现下降,占比超过半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出现企稳的态势。
不过对于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资产质量的走势,业内人士总体看法仍相对谨慎。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表示,未来银行业不良率可能略有回升、局部压力有所加大,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向型企业的信用风险仍有可能上升;二是零售贷款方面,信用卡、消费贷的不良仍未出清;三是经过近几年的资产结构调整,银行业对公不良易发行业占比有所降低,但考虑到延期还本付息的部分贷款将在一季度到期,部分可能转为不良,将会阶段性抬升不良贷款率。
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袁梓芳也表示,从三季度上市银行业绩来看,盈利拐点基本确立,但后续需要重点关注不良贷款暴露的节奏和幅度。
海南为何负利润?
在披露不良数据的同时,江苏、江西、海南、青岛等地披露了银行业净利润数据,大部分地区依然能维持正增长,部分地区出现负增长,而海南地区却持续出现了负利润。
海南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海南商业银行本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为-103.55亿元(一季度、二季度分别累计为-24.27亿元、-42.04亿元),资产净利润为-1.43%,拨备覆盖率为426.76%。
今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海南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59.63%、304.36%,即二、三季度拨备覆盖率出现了大幅增长,对应的三个季度贷款损失准备分别为432.57亿元、466.06亿元、644.37亿元。
对比来看,2019年一季度、三季度(二季度和年度数据未公布)海南银行业累计净利润分别为-0.47亿元、41.17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49.36%、259.79%,贷款损失准备为253.81亿元、270.57亿元。可见,海南银行业2019年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即有所增长,但没有今年增速如此之快。
海南银行业为何如此谨慎?数据显示,尽管截至9月末海南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50.99亿元、不良率为2.28%,但关注类贷款余额高达907.33亿元,经计算关注类贷款比例为13.7%,意味着未来资产质量存在着恶化的风险。
联合资信在今年7月份的一份评级报告中表示,受国家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海南省当地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偿债能力有所下滑,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逐渐显现,致使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持续发展的同时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管理压力。
今年5月央行海口中心支行发布的海南省金融运行报告(2020)中也指出,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海南贷款增长动力仍显不足:一方面,随着房地产调控深化,居民加杠杆冲动减弱,住户贷款增长受限;另一方面,在自贸区(港)建设初期,具备竞争性优势的新产业基础有待夯实,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也多次表示,要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有效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