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在岸人民币兑美元6月15日1630收盘报64021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7点
88
2024-11-13
CPI指数被指不“给力”专家建议设菜篮子指数
CPI指数被指不“给力”专家建议设菜篮子指数 更新时间:2010-12-30 8:24:29 2010年春节后物价明显上涨,各种声音风生水起,社会期待出现能及时反映本地市场物价变化的“风向标”,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出台后,许多市民觉得不“给力”。
民盟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外贸学院副教授蔡建敏认为,CPI指数是国家层面上对全国消费者的数据统计,及时性和具体针对性有所欠缺,对地方百姓生活的关切度不足。不少专家都指出,CPI指数发布具有滞后性,属于“记录性”指数,无法及时反映当下百姓生活状况。同时,CPI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通货膨胀率。
“CPI作为即时动态指数显得过于繁琐,因为市民不是每天都在购买衣物、娱乐消费或看病。”蔡建敏指出,CPI由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等8大类商品构成,反映的是市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更适合作为年度静态指数。此外,8类商品指数的权重确定基于全国统盘考虑,缺乏特定区域的针对性,如食品权重占34%,显然不符合上海普通百姓开销的比例。
对此,统计学专家建议分层编制物价指数或称为“个性化统计”。除了编制一个物价总指数外,还可以有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物价指数,藉此反映不同收入阶层面临的实际价格水平,以及物价波动对不同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在香港等地,政府即按照分层概念编制了四类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香港地区通胀或紧缩对不同阶层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蔡建敏建议,在上海创立一个反映市民日常开支水平的 “菜篮子”指数体系,该指数力求“及时”、“准确”和“现实”。蔡建敏设想以一周或十天为一个周期,能真实反映市民实实在在的支出,充分考虑本地有关商品市场物价上涨因素;着眼于日常开支,即每天或近期一段时间必要支出,尤以食物开支的分量为重。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菜篮子”指数能够实施,将使政府在第一时间 “肉贴肉”地掌握百姓生活,以便采取相应的物价调控政策。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市场情报,能够与CPI相得益彰,在不同层面多角度反映本地和全国物价的变化。
相关文章:
财会人员预期:明年企业盈利增长爱沙尼亚人担心加入欧元区后物价上涨日本通货紧缩仍未现扭转势头A股表现惨全球倒数第二年终经济观察:2010年中国打响物价“保卫战”厘清币值和物价的因果关系厘清币值和物价的因果关系开盘:房价下滑美股小幅高开超六成北京居民认为物价太高日本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