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在岸人民币兑美元5月27日1630收盘报6375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72点
60
2024-11-13
内蒙古:乘“西部大开发快车”加快发展
内蒙古:乘“西部大开发快车”加快发展 更新时间:2010-10-2 7:32:51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建设资金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创造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统计显示:2000年至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539亿元增加到9725.8亿元,增长6.3倍,年均增长17.5%,从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5位;地方财政总收入从110.7亿元增加到1378.1亿元,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29元增加到15849元,增长3.09倍,年均实际增长1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38元增加到4938元,增长2.4倍。
10年来,在国家400多亿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内蒙古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取得了生态整体恶化加速趋缓、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的成效,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4.8%提高到现在的20%。
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430.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464.7亿元,年均增长37.3%。区内高速公路增加2176公里,建成了连接东西部的高等级公路运输通道;启动了连接东西部的铁路运输通道,新增铁路里程2195公里;建成500千伏输变电线路6104公里,初步形成西起乌海、东至锡林浩特的500千伏主网架;建成了尼尔基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对河套灌区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进行了全面的节水改造。
10年来,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增长。其中,培育了伊利、蒙牛我国两大乳品巨头,打造了以首府呼和浩特为中心的“中国乳都”;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7247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6亿吨,成为我国大产煤省区,并且煤制油、煤制甲醇等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发展;除传统的钢铁、铝、有色金属冶炼之外,“风电三峡”建设、机械装备制造等转型升级产业也迸射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同时,内蒙古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干部群众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横亘在祖国北疆、有着狭长地域的内蒙古,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发展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
展望未来,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的契机,内蒙古自治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提出实施“富民与强区并重”的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凭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与兄弟省区市团结协作、内联外引促进经济转型与升级,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发展路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