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在岸人民币兑美元6月16日1630收盘报63974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7点
161
2024-11-13
21专访工信部专家:中国如何应对产业链面临的多重挑战?
导读:疫情之下,全国多地停工停产也将导致跨国公司进一步审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性。
中国的停工停产将对全球产业链带来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何看中国产业链的韧性与脆弱性?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工信部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研究员陆平、工业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李杨。
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导致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中断,近日韩国现代汽车计划逐步暂停其韩国工厂的生产,并启动了应急方法,扩大在国内和东南亚采购规模。
作为疫情重灾区,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近1.2万家的湖北省更是出现了零部件工厂供应中断的现象,这导致多家全球汽车巨头企业减产甚至停工。
疫情之下,全国多地停工停产也将导致跨国公司进一步审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性。
中国的停工停产将对全球产业链带来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何看中国产业链的韧性与脆弱性?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工信部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研究员陆平、工业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李杨。
警惕产业链“蝴蝶效应”
《21世纪》:中国企业的复工复产与产业链的外迁正在赛跑,此次疫情事件是否会引发海外相关产业链的变化?
陆平:近期,疫情在全国蔓延,不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安全也带来了严重影响和新的挑战。
短期来看,本次疫情防控导致的停工停产、物流阻滞、原材料价格攀升、人员返岗难等,给企业和行业带来短期较大压力。截至2月18日,纺织产业链上游化纤、棉纺企业复工相对较好,服装、家纺等终端制品行业复工进度相对缓慢,服装企业复工率仅为43%,家纺企业复工率仅16%。
长期来看,疫情将导致跨国公司进一步审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加剧产业链外迁风险。以本次疫情严重的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近1.2万家,占全国比重13%。受疫情影响,当地零部件工厂供应中断,直接导致了现代、雷诺等全球汽车巨头企业减产甚至停工。
为了应对危机,汽车配件企业伟福科技宣布将其武汉工厂产能转移至菲律宾工厂,汽车电子企业罗姆半导体也表示将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替代生产。
《21世纪》:在汽车行业,我们注意到,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行业巨头现代、雷诺、日产、铃木、本田、捷豹路虎等都遇到了中国供应链的困扰,中国的供应链安全应警惕哪些问题?
李杨: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居于重要地位,产销量连续11年全球第一,占比接近1/3,且汽车零部件制造全覆盖,贡献了全球零部件市场的80%。但近年来产业发展陷入瓶颈,从2018年起整车产销量出现负增长态势。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市场需求减弱致订单减少,物流受限增加额外成本,原材料价格恐将上调,由此将导致零部件企业无力交货,短期内我国汽车产销量将受到较大冲击,零部件供应体系将被打乱,已有外资企业表示将产能转移至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
长期看,要高度警惕疫情产生的“蝴蝶效应”。目前,受我国零部件供应不足影响,现代、日产等多家跨国车企纷纷出现停工停产现象,如果疫情持续较长时间,跨国车企可能会调整全球产能布局,减少在华投资,将对我国汽车产业链造成威胁。
中国应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21世纪》: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中间贸易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3.8%,中间贸易品的停工停产将对上下游产生怎样的影响?
陆平:产业链外迁是产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当前我国一些成本要素驱动型产业外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不排除疫情导致的中间贸易品企业的停工停产可能会加速产业外迁趋势。
近年来,我国转移至东南亚、南亚等国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根据OECD数据,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等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加。
此外,2019年1-6月,我国对外投资中流向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同比也分别增长了7.3%和31.7%。而龙头企业的外迁,将引发为其配套的产业链上企业跟随式外迁。
2018年12月生效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实行较为严格的原产地标准,要求成员国生产出口需满足本地增值含量45%的要求。这也将导致企业重新布局产业配套体系。
《21世纪》: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企业供应链安全?
陆平: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尊重企业供应链布局的自由。真正吸引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的其实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为了让中国更具有吸引力,各级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
一方面,中国应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还邀推动政策转型创新,让广大企业得到普惠性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应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制造业国际发展新空间。中国将与更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降低贸易壁垒;还要充分利用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正面”、“负面”两张清单。
《21世纪》:近日,为推动企业的复产复工,浙江、广东等产业集聚地推出了一系列“免费复工专列”、“复工补贴”等措施,如何看这些措施?
李杨:2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多日来,国家和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从财政奖补、费用减免、金融支持等方面,助力企业防控疫情、恢复生产,取得了积极成效。
“免费复工专列”、“复工补贴”均是地方推出的特色复工复产措施,对生产一线员工安全返岗起到了激励作用,企业能够逐步恢复稳定生产。疫情爆发后,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受困,从根本上还是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减税、贴息等大举措对受困行业的企业进行帮扶的。比如:加大技改设备投资补贴、人民银行低息贷款、中央财政贷款贴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