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净流入逾180亿创历史次高深成指进入技术性牛市
116
2024-11-04
刷脸支付有行业自律公约了!客户不明原因损失要及时先行赔付
1月21日,刷脸支付行业有两个新消息:一个是西安地铁这一天正式上线刷脸乘车系统;一个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式公布了刷脸支付行业的自律公约。
这两个消息正好契合了当下两种态势:“咻”地一下刷脸,带来了全新的支付方式,可以便捷地坐地铁、买东西;同时,刷脸支付也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甚至被形容为“洪水猛兽”。
既然刷脸支付趋势难挡,那监管政策亟需跟上。这份刚发布的行业自律公约,被市场认为是一种“软约束”,有助于遏制潜在风险,增加行业安全性。
政策补缺:引入先行赔付、端到端隐私保护
所谓刷脸支付,是指线下特约商户通过专用受理终端,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为用户提供的支付服务。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专题报告,2019年我国刷脸支付用户达到了1.18亿。
为规范应用创新,防范安全风险,1月21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印发了《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的通知。
此次自律公约涉及安全管理、终端管理、风险管理和用户权益保护等内容,并适用于开展刷脸支付的各会员单位,包括在刷脸支付中提供账户管理、转接清算、收单等服务的会员单位。
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流程
对于大家最关注的刷脸支付被“盗刷”、“错刷”等问题的处理,自律公约要求,会员单位应建立用户刷脸支付投诉处理流程,明确投诉受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向客户告知客服电话、在线客服等受理投诉的渠道。
其中要求,会员单位应及时处理客户提出的差错争议和投诉,建立健全风险拨备资金、保险计划、应急处置等风险补偿机制,对不能有效证明因用户原因导致的资金损失及时先行赔付。
实现端到端个人隐私保护
说到底,大众最担忧的是刷脸支付安全性问题,毕竟与密码、指纹等安全支付方式相比,人的面部属于开放性信息。
在安全管理方面,自律公约要求会员单位应建立人脸信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包括采集、储存和使用环节:
在采集环节,要坚持“用户授权、最小够用”,明确告知用户信息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授权,避免与需求无关的特征采集。
在存储环节,将原始人脸信息加密存储,并与银行账号或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等用户个人隐私进行安全隔离。
在使用环节,收单机构、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归集或截留原始人脸信息,实现端到端的个人隐私保护。
现状:支付巨头均入局
刷脸支付是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之一,尽管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支付巨头在这一领域的战争已经开打。可以看到,2019年各巨头发力线下刷脸支付,在零售、餐饮、医疗等场景“撒钱”跑马圈地。
回首一年,蚂蚁的“蜻蜓”、微信的“青蛙”两大产品“粮草先行已久”。
据了解,支付宝早在2017年就开始刷脸支付的商业化尝试,并在肯德基内进行了试点。2018年末,支付宝推出全新的刷脸支付产品――“蜻蜓”;次年4月,蜻蜓2.0版本上线,成本较之前下降30%,据称上线仅两天就卖出1万台。
支付宝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30亿元,支持刷脸支付全面开放及商业合作,此后又对外表示补贴投入无上限。
另一巨头微信支付于2019年8月也发布对标刷脸支付产品――“青蛙 Pro”,并对铺设方进行奖励。
当然,刷脸支付也少不了银联的参与。2019年12月,银联正式推出刷脸支付,银联持卡人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体验刷脸支付服务。
至此,支付几大巨头均入局刷脸支付。目前看,无论是银行、卡组织还是支付机构,都在布局线下刷脸支付。
未来:路还很长
巨头布局,难以掩饰刷脸支付背后的问题――行业标准如何统一?安全性如何提高?上网随手一搜,这样的话题,比比皆是。
在监管层面,记者了解到,央行已对声纹识别技术进行了规范,不过人脸识别技术规范尚未面世。在去年8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提到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
目前看,行业巨头们对这一问题也十分关注。支付宝刷脸技术专家陈继东表示,支付宝刷脸技术采用了全球领先的生物识别方法,准确率达到99.99%,还可抵御打印照片、数字照片、软件模拟3D脸等伪造攻击。
银联方面此前介绍,人脸特征采集需明确获得客户授权,严控数据使用范围,采用支付标记化、多方安全计算、分散存储等技术,严防信息泄漏、篡改与滥用。在资金安全方面,充分尊重客户的主观意愿,通过专用支付口令进行主动确权,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保障客户的知情权、财产安全权等合法权益。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此前多次表态:线下刷脸支付技术已较为成熟,具备了试点应用的基本条件,但是在线上人脸识别仍存在诸多风险,暂不具备应用条件。若要应用推广需采用可信执行环境、安全单元等技术加强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