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在岸人民币兑美元5月27日1630收盘报6375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72点
60
2024-11-13
业绩造假董事长辞职獐子岛“扇贝事件”真相浮现
“扇贝事件”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
6月25日,獐子岛发布了证监会对獐子岛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的公告,公告中披露了2016年和2017年獐子岛对业绩的虚报和对公司及其高层的处罚决定。
根据该份公告中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在2016年和2017年,獐子岛存在业绩造假行为。2016年獐子岛虚增1.3亿元净利润,2017年虚减2.7亿元净利润。对此,证监会决定对獐子岛处罚60万元,对共计16人进行了处罚或警告,其中包括董事长吴厚刚,以及除獐子岛镇大耗村村委会主任金显利以外的所有董事。同时,对吴厚刚、原常务副总裁梁峻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原公司财务总监勾荣、原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孙福君分别采取 5 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在6月24日晚间,吴厚刚宣布辞职。
梳理獐子岛的作假数据不难发现,由于獐子岛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亏损,为了避免触发强制退市的危机,在2016年獐子岛虚减成本,制造了盈利假象,使得獐子岛避免退市并顺利摘帽。在2017年又将2016年虚减的成本累加,造成了亏损的数字增加,以补算此前的成本。
獐子岛正如岛上村民所述,昔日的“海上银行”早已不复存在。3次扇贝死亡事件,让獐子岛公司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经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獐子岛致电并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应。
业绩作假被证实
对于獐子岛的业绩作假,岛上的居民却并不感到意外。
自獐子岛的上市以来,獐子岛共上演了3次扇贝死亡或逃走的事件,分别发生在2014年、2017年、2019年,此次,证监会调查的正是第二次扇贝死亡事件。第二次扇贝死亡发生的背景正是自第一次“扇贝跑了”事件发生后,獐子岛连续两年亏损,面临强制退市的情况,在此背景下,獐子岛的高层选择了粉饰2016年业绩,以便挽救獐子岛。
根据证监会的报告认为,“2016 年獐子岛通过少记录成本、营业外支出的方法将利润由亏损披露为盈利,2017 年将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销海域或减值海域,夸大亏损幅度,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
按照獐子岛的成本结算,是以当月捕捞虾夷扇贝作为成本结转的依据,根据证监会以船上的北斗导航定位信息为依据,发现2016 年獐子岛账面结转捕捞面积较实际捕捞面积少 13.93 万亩,由此,獐子岛2016年度虚减营业成本 6000万元。同时在2016年初库存区域未显示捕捞航行轨迹,而 2016 年底獐子岛在这部分区域进行了底播,根据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上述区域既往库存资产应作核销处理,由此,獐子岛公司 2016 年度虚减了营业外支出 7111万元。
综上所述,在2016年獐子岛虚增利润1.3亿元。而根据当年獐子岛的财报显示,獐子岛净利润为795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并顺利摘帽。但按照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獐子岛在2016年的实际净利润约为-5000万元。
同样的操作在2017年再次上演,但此次却是和上次的相反。
由于核销海域中 2014 年、2015年和 2016 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分别有 20.85 万亩、19.76 万亩和 3.61 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在2017 年度獐子岛公司虚增营业外支出 2.4亿元,减去库存资产应作核销处理的4187万元,2017 年度獐子岛公司合计虚增营业外支出 2亿元;2017 年度账面结转捕捞面积较实际捕捞区域面积多 5.79 万亩,由此,獐子岛公司 2017 年度虚增营业成本 6159 万元。
综上所述,獐子岛在2017年虚减利润2.7亿元。当年獐子岛的所披露净利润为亏损7.2亿元。按照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獐子岛在2017的实际净利润约为-9.9亿元。
记者注意到,獐子岛的年报审计机构似乎早已发现獐子岛的财务存在问题,因而在当年对獐子岛的2017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按照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来看,獐子岛2014~2017年已经连续亏损4年,触发了强制退市的条件。“目前证监会是对造假行为本身的处罚,应该后续还有针对因为造假而造成的其他后果的处罚。”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记者,“此前金亚科技也是因为业绩造假,先是董事长被禁入市场,最后公司退市。”
“寅吃卯粮”
对于证监会在2017年提出的虚假业绩问题,獐子岛的申辩认为“在 2018 年 1 月进行底播虾夷扇贝,年末存量盘点时发现海洋牧场遭受了重大灾害,此次全海域受灾造成獐子岛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大面积绝收、减产”。但证监会予以的回答是“公司提到大规模的灾情,与已采捕完毕的海域也没有直接关联性”。证监会的回复,彻底否决了獐子岛以自然灾害为理由,对业绩造成巨大的波动。
对于獐子岛的居民来说,所谓的接连的“天灾”背后,是獐子岛海底资源的迅速枯竭。
提到最近在2019年末发生的扇贝死亡事件,据岛民回忆称,在2019年,邻近的岛上全部都是丰收,偏偏只有獐子岛的海域出现了死亡事件,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很大的疑点。
獐子岛为了证明扇贝确实已经死亡,曾在政府官员和董秘的带领下,亲自上船直播打捞已经死亡的扇贝。对于为何独独獐子岛海域的扇贝发生死亡,獐子岛方面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2019年末,由于未查明扇贝死亡原因就停止了海域的播种作业,且在2020年第一季度宣布再次缩小养殖海域,放弃海况相对复杂的海域或暂停部分适用海域约150万亩,预计獐子岛每年可节约用海成本约7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曾问询獐子岛海底的生态环境是否因为连年捕捞被破坏,导致养殖海域产量连年的下降,而獐子岛则矢口否认了这一说法。但按照岛上部分渔民的说法,獐子岛的捕捞存在破坏性,“扇贝都是在海底生活,捕捞船就是将一个类似耙子的拖网下放到海底的海床上,然后用船只进行拖行,这样‘耙子’所到之处的扇贝都被耙到网里,同样,所到之处的海床也被‘耙子’翻了一遍。”
此次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核销海域和减值海域均有大面积海域在以往年度实施了采捕,特别是核销海域,有高达 42%的核销金额是以往年度采捕造成的。在核销海域中,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分别有 20.85 万亩、19.76 万亩和3.61 万亩已在以往年度采捕。”
由此可见,獐子岛近年来为了维持业绩,多次采取了“寅吃卯粮”的做法。对于獐子岛公司的作业,港口的居民似乎并不奇怪,“养殖扇贝丰收的时候贝壳有手掌心大小,捕捞上来小扇贝一般都会扔回海里继续养殖,今年捞上来的扇贝就无论大小一律拖上岸,一般养殖的扇贝也是周期性的捕捞,后来公司的船就常态化地捕捞,据说也是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证监会调查之前,獐子岛自身就曾披露了此类事件。2019年8月份,深交所曾问询獐子岛集团在禁渔期捕捞海参的情况。獐子岛对此发布公告回应称,的确于8月海参夏眠期采捕,但采捕的海参是公司海洋牧场增养殖模式下的主要品种之一,即投入苗种,人工增殖生产。獐子岛对外的说法人工养殖捕捞并无不妥,但在海参夏眠期采捕,明显不能做到产品利益最大化,而这么做的原因也是为了尽快回流资金。
吴厚刚留下的摊子
6月24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宣布董事长吴厚刚辞职。次日,证监会的《市场禁入决定书》对吴厚刚与原常务副总裁梁峻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原公司财务总监勾荣、原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孙福君分别采取 5 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除了吴厚刚以外,其余3人在去年11月就已经先后辞职。
自獐子岛集团成立以来,吴厚刚一直是獐子岛的象征,吴厚刚原为獐子岛镇镇委书记,在2002年辞去公职成为獐子岛集团的董事长,在2019年扇贝死亡事件发生后,吴厚刚甚至亲自出面,以解释其中原因。
早年间,一直有着“獐子岛看门老头都喝茅台”的笑话,来反映獐子岛的财大气粗和贪腐问题。
一名岛民告诉记者,董事长的弟弟吴厚记曾因内部贪腐离开了公司。“公司的中高层都是本地人,很多时候他们的关系都是藕断丝连的亲朋关系。”据了解,吴厚刚的哥哥吴厚敬原是山东荣成分公司负责人,外甥刘强到目前为止仍旧是獐子岛集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法人。
随着獐子岛业绩造假被坐实后,民间的法律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向獐子岛索赔。根据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獐子岛的业绩造假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2月10日,根据我国现行证券诉讼法律法规,从虚假陈述实施日到揭露日之间买入的投资者可以索赔,凡在期间买入獐子岛的投资者可以依法向獐子岛要求赔偿。
6月24日晚间,獐子岛还发布公告称,经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因在2014年1~9月发生重大亏损的情况在公开披露前属于《证券法》 规定的内幕信息,因存在敏感期内有减持股票的行为,犯内幕交易罪,被判处罚金1200万元,追缴非法所得1131.6万元。此次事件则是獐子岛首次发生“扇贝跑了”事件时所发生。
吴厚刚辞职后,獐子岛镇镇委决定由镇委副书记王忠强作为獐子岛公司的临时负责人。在6月28日端午假期之时,獐子岛镇党委在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主持召开集团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强调长海县、獐子岛镇各级党委政府及大股东对企业面临的困局予以高度关注,对企业经营发展一如既往全力支持。6月29日首日复盘后,獐子岛开盘股票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