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博弈从庆州走向合作
162
2024-11-13
MBA关注:租车行业的融资大战
MBA关注:租车行业的融资大战 MBAChina 北京时间4月25日,神州租车决定暂停IPO的消息几乎是给了整个行业“当头一棒”。
微博上不乏对此长吁短叹者。对于身处租车业的人来说,可能会更加感同身受。
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记者曾陆续与多家租车公司的管理层有过沟通,包括一嗨CEO章瑞平,车友创始人张小林、车速递总经理曹晖,世友租车新任CEO陈曙杨等。虽然他们与神州的规模、业务模式各异,但在期待神州上市成功这一点上,他们的态度惊人地相似。
在他们看来,如果神州上市成功,对中国租车行业是一件好事。“至少证明这个行业可以做到这样的规模,也为行业树立一个标杆。”章瑞平说。陈曙杨甚至觉得,“如果神州上不了市,就没什么*带给租车行业了,而且跟在后面的租车公司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租车业的“资金荒”
如果不是资金需求强烈,神州或许不会那么百折不挠地拼上市。
神州此前已经为IPO做过许多努力,甚至“妥协”:从纽交所转到纳斯达克,下调募资额,更改融资用途,宣布提前一天IPO等等,直至暂停IPO。
其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到6.4亿元,而其直接运营成本(包括保险、服务场地及呼叫中心、燃料费用及其它)在2011财年就近3亿元,况且,神州还有高达90%以上的负债率,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和长期*额就达10.42亿元。
除了还贷的压力,神州原本计划将募资额中的约9000万美金用来扩展车队规模。IPO暂停之后,神州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是:如何还贷?如何实现之前的扩张计划?这些都需要资金。
相比之下,一嗨算是幸运的。今年3月底,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服务商Enterprise Holdings(企业号控股)与一嗨达成战略合作,以“数千万美金”的现金入股一嗨,并占其融资后15%的股权。
实际上,早在2011年底,对IPO市场观望了有段时间的一嗨已经在寻求新的私募融资。在与Enterprise达成合作前,一嗨已经与Enterprise谈了“几个月”,而且,接触的投资方还不止Enterprise一家。随着规模的扩张,未来如果IPO市场持续低迷,有消息称一嗨不排除再次私募的可能。
张小林称,目前车友租车在为第二轮融资而努力,他们计划借助新的资金将车队规模从现有的200辆发展至1000台,而且全是高端车。
成立于2009年的车速递,则靠股东的自有资金发展至今,目前汽车数量达到700多辆。但曹晖说,未来两年时间里,他们计划将车队规模增加至10000台。所以,引入私募投资是他们眼下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从去年至今,世友的陈曙杨一直在跟VC、PE接触,不过目前其第一轮融资仍在洽谈中。VC、PE开始捂紧“钱袋子”。
2年多时间,车辆增长10倍
2009年12月1日,车速递开业时,自有车辆只有30台。那时,曹晖做过粗略统计,这个市场在全国的车辆共有约4000辆,至尊、神州、一嗨分别在1000辆上下,其它几十辆规模的,诸如车速递、华驰、世友等,加起来共约几百辆车。
进入2012年,这个市场上的车辆规模已近4万辆。其中,神州就有20000多辆,一嗨约8000辆,至尊1000多辆,车速递自己也扩张至700多辆。
蜂拥而入的各路资金,尤其是VC、PE对这个市场的车辆激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曹晖是北京链家地产的创始人、原董事长,离开链家后,他创立了车速递。同样在2009年底,原来在神州任职的王志坚离职自立门户,从房地产商那里获得上亿元资金,成立了世友。
仅2010年,联想控股向神州注资12亿人民币;高盛领投一嗨,总额高达7000万美金;日本三菱商事宣布投资车友2000万美金。2011年8月,成立只有4个月的瑞卡又宣布完成过亿元融资,投资方为富达投资和红杉资本。但事情正在起变化。
世友租车CEO陈曙杨的亲身经历就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从2011年起,世友开始接触风投,全年下来,见过的机构不下40家,“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投资机构过来”,包括三菱商、三井住友、摩根大通等,但因为价格等因素都没谈成。今天,陈曙杨却发现,VC、PE对这个行业的积极性没那么高了,“再融资很难了”。
一嗨租车CEO章瑞平也坦承,Enterprise入股时,给一嗨的估值虽然与第三轮融资时的估值相比是上升的,但也是在“随行就市,上升幅度比一嗨预期的要低一点”。
而据参与车友融资的一位VC透露,当时三菱商事宣布投资2000万美金,实际只到账几百万美金,“日本人对此比较谨慎”。
差异化竞争
曹晖早前就表示,神州如果上市成功,“意味着租车行业有了一个明确的出口,或者,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价”。
但神州最终没能像同行所期待的那样实现上市。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华尔街对中概股开始变得挑剔。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就建议,今年准备去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如果现在还没盈利,今年就别上了,因为去争取也基本没戏,即使上了,股票也得跌一大节,还是先让盈利好的公司先上,让投资者先赚点钱、改变一下中国概念股的形象再说。
无论如何,神州在华尔街的受挫,对于已投资或准备投资租车业的VC、PE而言,都不是一个*。这意味着,对于租车业的私募投资者而言,“出口”还不通畅。
VC对租车业态度的转变,启明创投北京主管合伙人童士豪并不觉得意外。他反问,“如果你是一家VC,你还愿意再投一家比神州、一嗨规模还小的公司嘛?你愿意花多少钱把这个公司做起来?你觉得这样投资理性嘛?”陈曙杨也认为,“因为神州、一嗨的现状在这里,后面的公司再融资,大家有点害怕了”。
其次,租车业的整体盈利状况也令人担忧。陈曙杨说,“中国连锁经营的汽车租赁公司中,前50强都是亏损的,就看谁能撑到最后。”
2011年,获得联想注资后的神州曾接受本报采访,其CEO陆正耀表示,“未来3年,规模是第一位的。”
除了疯狂增加车队规模和地域覆盖,神州屡掀降价潮。2010年12月1日开始的半个月内,其95%的车型在全国范围内租金直降50%,这是继2010年8月以来第二波降价浪潮。神州当时表示,“这几年利润会放在第二位,首先考虑的是扩大市场规模”。
“神州的做法搞的大家都没利润空间,最终可能把一个非常好的行业做坏掉。”一位同行抱怨说。
对于现阶段仍在寻求融资的租车公司来说,最应该考虑的可能是,如何避免与神州、一嗨的直接冲突。
车速递从定位上避免与神州等产生直接竞争,他们着重满足短租自驾市场里面“简单的商务需求”,而且更注重出发地用户的需求。针对这些用户“工作比较忙,需要更多便利”的特点,车速递尽量简化流程和产品,推出“一口价”,“不限里程”等服务。今年,他们还将重点推进其主力特色:配送,即送车上门服务。
张小林则直接将车友进行转型,从之前的中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发展,高端不是神州、一嗨的主战场。目前车友200多台车全部是奥迪以上的高端车型,而且实践下来,张小林觉得,高端市场相对更好做,出租率和利润空间都不错。
世友也在力求与神州的差异化。他们采取的是产品多元化,目前共有长包、自驾、以租代购等6-7种产品,以增加利润点,另外,世友的长包业务占比35%以上,“保证公司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