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冲突仅靠政府对话远远不够
138
2024-11-13
市值突破千亿后泡泡玛特遭遇“寒流”:高增长神话还能延续吗?
近日,新华社点名泡泡玛特,称“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在滋生畸形消费,并引用专家建议称,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在此之前,泡泡玛特还被曝出“二次销售”。视频显示,济南万象城店5名店员自行拆开盲盒,拿走自己想要的结账,剩下的用胶水粘上继续售卖。随后,部分网友晒出照片表示自己也遭遇过同样的问题。盲盒“盲”的规则被破坏后,还是“盲盒”吗?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告诉时间财经,泡泡玛特发展很快,出问题很正常,关键是看问题的性质。“盲盒产业造假相当于黄金造假,对信誉影响太大了,品牌声誉损失不可估量。”
泡泡玛特创立于2010年,最初是一家普通的综合型零售商。代理盲盒“鼻祖”日本产品Sonny Angel后,创始人王宁发现商机开始做盲盒,泡泡玛特也由此迎来高速增长,三年净利增288倍。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登陆港交所,市值最高突破1200亿港元。王宁及其妻子杨涛持有公司股票49.8%,据最新市值,二人身价达459亿元。或受上述事件影响,泡泡玛特12月28日股价下跌9.92%,最新市值1094.91亿港元。
时间财经多次联系泡泡玛特方面,截至发稿时间,暂未获得回复。
青少年的“彩票”?
甫一上市,泡泡玛特市值就突破千亿,虽然售卖的是“百无一用”的玩具产品,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却高达226.3%,有观点称,泡泡玛特是90后的茅台, “年轻人看不懂白酒股,中老年人看不懂泡泡玛特”。
一位泡泡玛特玩家向时间财经介绍称,“盲盒”本质上和小时候集小浣熊、水浒卡类似,乐趣在于盲抽和集齐一套。时下最热的盲盒是各种设计师的小人物造型,一个盲盒大约40-70元,12个一套。除常规款外还有第13个“隐藏款”,隐藏款被抽到的概率要低很多,大多为1/144。
上述玩家还表示,玩盲盒有点儿赌博性质,因为不知道会拿到什么,所以既兴奋又期待。她自己是抽到喜欢的就特别开心,也收藏了70多个泡泡玛特的玩偶。其男友则更多是单纯享受抽的过程,“有的时候他抽完就直接给我,他就过把瘾。”该玩家也见过朋友为了集齐联名活动中的一组12个,不惜一箱一箱地买,也就是圈内所谓的“端箱”。虽然每一个价格不贵,但不知不觉也花费不少。
2019年8月,天猫发布《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潮玩手办排名第一。仅在天猫平台,有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余元收集盲盒,购买力最强的消费者一年购买盲盒耗资百万。
乐趣之外,动辄高达几十倍的收益也是驱动力之一。据公开数据,原价59元的潘神圣诞系列隐藏款二手交易价格高达2350元,涨幅约39倍;Molly胡桃夹王子隐藏款二手交易价格达1350元,涨幅约22倍。因交易大多在闲鱼平台进行,有观点称,是闲鱼撑起了泡泡玛特的千亿市值。
对比性质接近的手办和抓娃娃来看,盲盒比手办价格低,无文化门槛;相较于抓娃娃,盲盒的系列设计和隐藏款大大提高了“中奖”的难度和乐趣。
吸引青少年“入坑”的同时,市场对泡泡玛特的合规性质疑不断。《法治日报》报道称,有不少青少年的家长认为,盲盒这一玩法的上瘾更甚于彩票,“盲盒上瘾,说到底就是把赌徒心理向青少年灌输,彩票至少还有国家在管,盲盒既没有人管,又是一个高度不透明、信息极为不对称的玩法”。
上述报道还称,盲盒不同于现在流行的抽卡类手机游戏,监管层可以通过提取后台代码对中奖概率进行直接监管。盲盒的概率设置过程应该如何来监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此次泡泡玛特员工“监守自盗”,让中奖概率问题浮出水面。圣诞节前,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其在济南万象城泡泡玛特实体店买了3个盲盒,回家后发现封盒处均有黄色胶水,其中一盒里的卡片还有折痕,疑为二次销售。
随后,泡泡玛特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经监控查询,12月14日,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有5名店员自行拆开11个盲盒,拿走了想要的未结账。泡泡玛特公告称,与涉事的5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涉及的商品全部收回。
电商行业分析师、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时间财经表示,泡泡玛特此次员工拆盒后二次销售的事件,属于实体店的管理问题。随着店铺数量的增长,远程连锁管理会成为任何一家零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部分泡泡玛特玩家对时间财经表示,上述消息让其感到震惊,联想到此前在某平台上看过消息说,许多泡泡玛特店员和黄牛勾结,给黄牛留货,让黄牛扣盒。该消费者感叹,“本来玩盲盒是一种惊喜,但是现在弄得也太乱了”。
基于此,该玩家目前基本在线上抽。其认为,相比线下实体店,更不容易“踩雷”。而且现在泡泡玛特每个月会送注册会员几张券,有的券能排除某个款式,有的能透视某个款式,有券的话比线下抽盒更加能抽中喜欢的款式。但是线上系统也有出问题的时候,该玩家称,“有时候透卡是一个,结果开出来是另一个。”
是否违法?
有观点认为,盲盒理论上可能被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认定为“有奖销售”。北京京安律师事务所张越律师对时间财经表示,有奖销售本身并不违法,但如果开展的有奖销售存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情况,则可能被处罚,罚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
张越称,他倾向于认为泡泡玛特不是有奖销售。因为抽取稀有款的收益是在二级市场变现产生,而不是泡泡玛特自行兑现的奖励。
电商行业分析师、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时间财经表示,盲盒销售的政策风险肯定是存在的,监管部门现在未采取显著措施,因为盲盒是新事物。政策监管一般不会特意针对某家公司,都是进行全行业监管,但是对于行业领导企业来说,泡泡玛特必然受的影响最大。
去年底,“炒鞋”盛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为此下发了防范金融风险简报,称“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
据《证券日报》报道,接近深圳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深圳已经率先开始对“炒盲盒”进行严格监控,已摸清了辖区内“炒鞋”、“炒盲盒”等情况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