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买了分红险,去年分了40块钱-利差益是多少

Tom 0 2025-04-28

“老哥,我们公司最近出了一款特别好的产品,你家的宝宝,每年投3万,投10年,

30岁账户价值80万,

60岁账户价值489万,

90岁账户价值2663万,

104岁账户价值5558万...

每年保险公司还会分70%的利润给客户..."

哇,这个产品,收益真高,30万摇身变成5000万,每年还能分红,保险公司每年赚几千亿,随便分点也不少了,我要买!

心动不已,下单。

...

年后,收到保险公司寄来的红利派发书,兴冲冲的打开一看:40块钱。

70%的红利就这么点?!

一年3万,就买了这么个玩意?!

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以上故事,纯属瞎编,如有雷同,深表同情。)

有关分红险的销售纠纷一直是投诉的重灾区。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消费者投诉通报》显示:

在人身保险的销售纠纷中,主要涉及的险种为普通人寿保险、

分红保险

、疾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为主。

投诉原因为:

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

、未充分告知解约损失和满期给付年限、

承诺不确定利益的收益保证

等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细细聊聊分红险。

内容简介

●分红从何处来

●分红险的漏洞

●分红险的收益测算

1、分红从何处来

根据2015年的《分红险精算规定》,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分红不低于

可分配盈余的70%

今年2月21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红利分配比例统一为70%。

可分配盈余是个什么东西?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于三差益:

●死差益

实际死亡人数低于预定死亡人数所产生的盈余。

●利差益

实际投资收益高于预定投资收益所产生的盈余。

●费差益

实际运营成本低于预定运营成本所产生的盈余。

有些分红险保单条款上,也会清清楚楚写着这样一句话:本产品的分红主要来源于利差益和死差益。

然而,

可分配盈余≠全部的盈余

在分红这件事上,保险公司,既是切蛋糕的人,也是吃蛋糕的人。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他们先分去一部分,剩下的才称之为可分配盈余,归保单所有者享有。

在保险产品的不可能三角中,任何一款产品不可能同时兼顾股东利益、渠道利益和客户利益。

那么怎么分,分多少,完全取决于保险公司。

前面说的是有盈余,那么保险公司要是亏了呢?

分红险合同上,有这样一句加粗的话:

保单红利是不确定的,某些保单年度的红利可能为0。

因为有这样一句话,亏钱时保险公司可以不分配红利,同样盈利时也可以少分配红利。

我们也知道,分红险的保费要比正常保险保费贵的多。

即使保险公司亏钱了,这部分多收的保费,也有利于减少损失。

这里,你也明白了:

保险公司之所以发售分红险,并不是为了给客户回馈收益,而是通过收取更高保费吸收自身经营过程中的损失。

至少,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如此。

可惜,大部分客户并不知道这些,他们还以为自己是保险公司的“股东”,坐等每年巨额的分红,望眼欲穿...

2、分红险的漏洞

分红险最大的问题,在于分红的不确定性,以及缺少有效的监管政策。

万能险与分红险同样具有理财性质,同样收益不保证,但是却有以下两点优势:

1)有保底利率

,收益不可能为0;

2)费用公开透明,

每个月都会在官网发布结算利率,每个月扣除的保障成本、运营成本,通通一览无余。

再与隔岸的香港保险比较起来,内地分红险又有天壤之别。

在香港,超过60%的保单都是分红险保单。

得力于美元保单的投资优势,他们的分红水平着实不低,可以做到4%的收益及以上。

同时,也会定期披露保险公司的过往的分红实现率,为客户购买此类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价格高,收益低,信息封闭也缺乏有效监管,分红险就像戴着盖头的新娘,在掀开盖头之前,你不知道是美是丑,甚至是男是女...

3、分红险收益测算

也以一款分红型终身寿险为例,算算真实收益如何。

例:

30岁男性,11000元,

方案①:

购买x爱50万的保额,没有分红;

方案②:

购买xx人生28万的保额,有分红。

红利分配形式为缴清增额,即分红不提取,用于增加保额。(缴清增额的方式可以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多投资本金,从事更长期的投资,收益也会更高)

具体的保额变化如下图:

结论:

●如果是低档分红,这辈子保额也就在30万左右徘徊;

●如果是中档分红,97岁时候保额能达到50万;

●如果是高档分红,67岁的时候保额能达到50万,75岁保额56万,85岁65万,95岁时75万...

中低档分红肯定是不如x爱的50万保额来的实在,而高档分红在67岁之前,保额都是低于x爱的,长达37年。

那获得高档分红的几率大吗?

保险公司主要的收益还是来源于利差益。

3月1日,美国才降的息,世界已经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法律又要求保险公司只能从事稳健安全的投资,收益普遍不高。

在这个利率下行的时代,有分红已经很好了,更别去奢求长达37年的高档分红了...

虽然这款产品只是个例,不可否认存在好的分红险,然而特别少,可遇不可求。

常人更缺乏判断能力,

因此,一杆子打倒分红险是最稳妥的做法。

4、写在最后

早年间,分红险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居高不下,一度占据寿险保险公司60%以上的保费,远超欧美韩等国外保险市场。

当然,这和当初人们的偏好有关:把保险当成理财。

随着银保监会大力推动“保险姓保,回归保险本质”,这类分红险的热度逐渐降低,保障性产品为更多人接受。

未来,将是保障性产品的天下。

这是市场趋势,更是人心所向。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flexpoint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

上一篇: 【推荐】买了几十只基金,哪个该去,哪个该留?-天天基金网靠谱吗
下一篇: 【推荐】买了十几年的基金,还没回本,是怎么做到的?-160222基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