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房子到底过剩了吗?-中国有多少房子

Rose 0 2025-04-28

中国房子过剩了吗?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供给短缺到总体平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代末至1998年,以住房制度改革为主要特征,实行住房商品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逐步建立起住房市场体系;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2010年,以住房需求旺盛为主要特征,政府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放开土地供应和信贷政策,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三阶段是2010年至今,以住房调控为主要特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如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旨在抑制投机性需求,稳定房价和预期,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控的转变。根据国民经略的报告《中国住房报告:全国的房子已经整体性过剩了》,2020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9,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为0.97、1.08、1.12,中国住房整体已经静态平衡。

但是,区域供求差异极大,随着人口往都市圈城市群流入,未来仍面临住房短缺现象。东北、西北以及非都市圈城市群的低能级城市,由于人口外迁严重,不仅已经出现供给过剩,而且未来过剩程度还将加深。因此,在总量平衡的背景下,更需要关注不同地区和层级的供需结构和价格水平。

造成中国房子过剩的主要因素

中国房子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或征收土地增值税等方式获取财政收入的制度安排。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但也导致了土地供应过度依赖于财政需求和预算约束,而非市场需求和规划指导。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大量出让土地,并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土地开发和商品住宅建设,从而造成了部分地区的住宅供应过剩。

- 投资需求。投资需求是指居民为了获取资产收益或规避通货膨胀风险而购买住房的需求。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财富管理需求,但也导致了住房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住房市场的高回报,居民倾向于将大部分储蓄投入到住房市场,形成了一户多宅的现象。据央行统计,我国人均住房已有1.5套。这使得一些地区的住房空置率较高,而且住房价格与居民收入和租金脱节,影响了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和变动。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住房需求差异和结构性矛盾。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到经济发达的都市圈城市群,形成了常住外来人口。这些人口在目的地往往面临着高昂的住房成本和较低的购房能力,导致了住房需求的挤出和租赁市场的扩张。而在原籍地,由于人口外流和老龄化,农村住房需求减少,甚至出现了空心村和闲置房的现象。此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因为人口外迁而面临着住房需求萎缩和供应过剩的问题。

- 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融入城镇生活的过程。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但也导致了不同类型城镇的住房需求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7.2%。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仍有较大潜力和空间,尤其是户籍人口城镇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实现落户城镇,并带来新的住房需求。同时,不同类型的城镇也将面临不同的住房需求变化,如大中城市将面临更多的改善性需求、小微城镇将面临更多的刚性需求等。

中国房子过剩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风险

中国房子过剩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去库存压力。去库存是指通过降价、优惠、补贴等方式促进商品住宅销售,减少库存量和周期。去库存是政府应对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稳定经济增长、保障民生福祉等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去库存也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如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加剧金融风险;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加大财政压力;影响居民的财富效应和预期形成,影响消费和投资决策等。因此,去库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精准化、市场化的方式,避免一刀切和粗暴干预。

- 资产泡沫。资产泡沫是指资产价格远高于其内在价值或合理水平的现象。资产泡沫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下跌,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和失效。资产泡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投机行为、羊群效应等因素,但也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市场结构等制度因素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资产泡沫现象,表现在住房价格与居民收入和租金的脱节,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背离,住房价格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匹配等。资产泡沫对经济社会的危害主要有:扭曲资源配置,挤占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引发金融危机,威胁经济稳定和安全等。

- 居民负债。居民负债是指居民为购买住房而向金融机构或其他主体借款所形成的债务。居民负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信用状况和消费能力,但也反映了居民的财务风险和偿债压力。中国居民负债水平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主要受到房价上涨、住房需求旺盛、信贷政策宽松等因素的推动。根据央行数据,2019年中国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8.4万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达81.5%,约为31.3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中有四分之三是用于购买住房的。居民负债水平过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有: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拖累经济增长;增加居民偿债风险,影响居民福利;传导金融风险,影响金融稳定等。

- 城市空心化。城市空心化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由于人口、经济、社会等因素的流失而导致的城市功能和活力的衰退的现象。城市空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结构性调整,但也反映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不合理和不协调。中国部分中小城市存在一定程度的城市空心化现象,表现在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下降,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空置或闲置,城市环境和安全问题突出等。城市空心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有:浪费土地资源,降低土地利用效率;削弱城市竞争力,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破坏城市风貌,影响城市文化和形象等。

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或缓解中国房子过剩的问题

针对中国房子过剩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解决或缓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土地供应。土地供应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节奏,避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和行政干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土地供应:一是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住房租赁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公共服务用地等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住房需求;二是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房价、库存、人口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土地供应计划和目标,避免出现供需错配和价格波动;三是推进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监管的土地储备机制,提高土地储备效率和透明度。

优化住房制度。住房制度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住房需求,建立多元化、分层次、有保障的住房制度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的合理化。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住房制度:一是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面,提高保障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分配、退出、监管等机制;二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租赁住房供应,规范租赁合同管理,完善租赁纠纷解决机制,提高租赁住房的吸引力和稳定性;三是推进住房金融改革,完善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发展多元化的住房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居民购买和改善住房的能力和选择;四是实施差别化的税收政策,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的住房,合理确定税收标准和优惠政策,鼓励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抑制投机性需求和过剩供应。

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新为动力的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扩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优化城市布局和结构,加强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功能和效率;四是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实施差别化调控。差别化调控是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房地产市场特征和发展趋势,采取有针对性、有弹性、有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措施。差别化调控是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差别化调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加强信息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和风险点,提高调控的时效性和精准性;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如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行政政策等,协调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三是加强政策协调和沟通,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责任,增强政策的公信力和预期引导作用。

总结

中国房子过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中国房子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土地财政、投资需求、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等。中国房子过剩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和风险,主要包括去库存压力、资产泡沫、居民负债、城市空心化等。针对中国房子过剩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解决或缓解,主要包括调整土地供应、优化住房制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差别化调控等。这些措施旨在实现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价格合理、结构优化,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影像仪公司

上一篇: 【推荐】中国房地产走向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政府收入房地产占有多少
下一篇: 【推荐】中国所有的证券公司-国信证券广州分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