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是
88
2025-04-27
月薪多少才有安全感?有多少存款才有安全感?这些让年轻人们的焦虑的话题在网上发酵之际,一则“国人储蓄率全球最高”的消息登上热搜。
11月12日,主题为“预测与战略”的财经年会2020在北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十年前储蓄率达50%,现在是45%,仍继续保持全球储蓄率最高国家桂冠。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信息:
1.中国国民储蓄率为全球最高
2.中国国民储蓄率在持续下降
中国的高储蓄率世界闻名
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并且长期位列第一。根据 IMF 的统计,2017 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为 47.0%,远高于世界平均储蓄率的 26.5%,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美国和英国的储蓄率分别为 18.1%和 13.0%,我国储蓄率相当于这两个国家的 2.6 和 3.6 倍。
储蓄率简单讲就是人们口袋里的存款,储蓄率越高,居民手里的存款越多。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储蓄型社会,而西方发达国家多为消费型社会,说白了就是“有钱就花掉”甚至是“没钱借钱花”的社会。
中国总储蓄率之所以这么高,还得益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加了国民和政府财富。
为什么中国人爱存钱?
中国的高储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积谷防饥”的“预防性储蓄“。多数人存钱不是不想花,而是不敢花。
中国人爱存钱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 存钱养老;
对很多人来说,仅仅靠那点养老金恐怕还不足以让自己安享晚年,只有靠多存点钱,才能让自己安心养老。
2. 抚养子女;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在子女的抚养上,不仅要负责其长大成人的生活开支和教育开支,此后在成人子女的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也要靠父母一手操办。这一桩桩人生大事,需要很大的开支,如果没有一点存款怎能办成事呢?
3. 预防生病;
天有不测风云,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一个小病进一次医院,可能半个月、一个月工资就没了,如果是大病,没有一点存款怎么治得起?
4. 消费习惯;
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更多还是把钱存到银行里,吃利息。美国人为什么没储蓄也不担心生活问题?因为他们平时生活消费可以刷信用卡!美国人的人均信用卡持卡量达到了2.9张,而中国人的人均信用卡持卡量才0.39张。
5. 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观念告诉我们:要量入为出,不要寅吃卯粮,把钱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就不会为了钱而发愁,这种观念已经延续几千年,早已深入人心。
不过,几十年过去了,随着贷款买房和生活方式升级成为潮流,中国人爱存钱的习惯也发生着一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中国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储蓄减少,借贷增加了。
国民储蓄率下滑趋势凸显
2018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为44.91%,与2008年的历史高点(51.84%)相比,出现明显下滑。这种下滑趋势还将持续下去。IMF预测,2023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将降至41.61%,较历史峰值下滑10个百分点。
而国民储蓄率持续下滑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口老龄化是储蓄率下滑的长期推动力
一般而言,老年人在国民经济中属于“消费型”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会提升居民的消费率,降低储蓄率。
超前消费和借债消费的文化日渐盛行
消费和财富观念的转变,使得超前消费被普通家庭广为接受,借钱渠道增多,又使得超前消费变得唾手可得。
除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借出去的钱,还有网贷平台、民间借贷、现金贷公司的借贷,导致许多年轻人已经告别了“月光族”,变成了“月欠族”。
居民主动理财意识增强,不再青睐无风险银行存款
还记得几年前,阿里支付宝推出余额宝、苏宁易付宝推出零钱宝,宣告了全民理财的兴起。自此之后,普通家庭主动理财的意识不断增强。与之相伴随的是,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十分丰富的非存款类理财产品。
加杠杆投资房地产,成为居民储蓄率下降的关键因素
过去十年内,全国房价持续上涨,使得购房成为普通老百姓抵抗工资收入实际购买力下滑的不二选择。许多家庭通过高负债购房“拥抱泡沫”,同时实现了居住和财富保卫战的双重需求,也成为房地产泡沫化发展的大赢家。
个人住房贷款大幅增加,使得普通家庭的收入用于还房贷的比例提升,这必然会导致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居民储蓄率的下滑。
储蓄率与金融业
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国家的储蓄率有关,储蓄率越多,需要金融服务就越多;没有储蓄,或者是储蓄很低的国家,既然没什么存款,大概也就做不了多少贷款。所以,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和储蓄率相关的。
而金融业收入再分配最主要的做法是住房抵押贷款,高收入的人存钱多,低收入的人借钱多。特别高收入的人买房直接拿现金,低收入的人必然要依靠抵押贷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是一个收入再分配的角色。
为啥有钱人爱存钱,“穷人”反而借钱多呢?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越是有钱的家庭其实越希望保证自己财富和现金流的稳定,所以有钱的家庭往往会选择将家庭财富保持在一定程度的现金流流动上。
这里面给所指的高收入人群,并不是那些上《财富》的富豪,因为他们的收入往往是资本利得,而大多数高收入人群还都是自己工作所得,而这些人往往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面对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生活,需要留足足够的资金以备家里的不时之需,比如说老人生病,比如说小孩上学,其实都是大额支出项,这才是为什么高收入人群往往爱存钱的原因。
而为什么说“穷人”借钱多呢?这是因为中国人存在安土重迁的思想,买房成家是很多中国人的普遍思路,在这个时候买房就需要贷款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最早购房年龄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原因之一,而贷款特别是房贷也就成为了大多数人借钱的原因。其实,这就是周小川所说的收入再分配。
双11过去了,双12即将来临,就想问问你的储蓄还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