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业务规模回落如何应对公募基金代销三巨头业绩披露佣金基金公司
169
2025-03-03
本文为读者投稿,也欢迎大家投稿,上方扫码即可。
决定写自己的买房故事时,我掐指算了算。哦,10年,已经在广州生活了整整10年。除了我的老家汕头,这是人生停留在某一处最长的时间了,往余生看,还会继续待下去,成为最终的栖身之地。
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大城市打拼,租房,到结婚买房,再到后来卖掉郊区换市区,一直都不觉得自己和家庭买卖房子的经历和经验有什么高明之处,都是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自然向前而已。
但是聊起来又发现买房换房中的很多决定,不管是走弯了还是走对了的路,都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我的经历很普通,普通到可能和90%来广奋斗最后定居在此的外地人相同,但尽管如此,仍然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买房故事。
第一次买房,是为了结婚
2013年大学毕业了,我选择不回去汕头了,还是要在广州发展,毕竟大学四年间经常在广州,多少开始熟悉了。
我接受了一个在广州的工作机会,是一间电视媒体公司,心情很美丽,完全没有对未来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猜想。虽然我在公司里面从事的职位是地产板块,日常也会跟各种与房产有关的信息打交道,但那时候广州的房子,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不可触及的梦想。
每天下班的时候,我打完卡路过公司旁边的小区,闻到楼上传来的阵阵饭菜香味,都会忍不住抬头看看,我会盯着他们厨房伸出来的那个小窗台,然后在心里嘀咕着,到底是什么条件的家庭才能在广州买得起房,还能在别人才下班的时间已经在厨房煮上了饭。
我很羡慕,也很向往,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在广州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然后下班和爱人一起逛市场买菜手拉手回家煮饭,但,动辄几万的房价,岂是我们这种平凡人敢想象的。
买房的想法开始萌芽的时候,是在2016年,和很多人买房的理由一样,为了结婚。有了买房的想法后,就自觉斟酌了一下自己的实力,当时自己的工资不高,积蓄也只有几万。所以在那一段时间里,我跟老婆,也就是当时的女友,经常因为买房选哪里还有怎么搞钱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还俩还差点因此而闹掰了。
没钱是一个问题,买哪里又是一个问题。按照我们的预算,市区是不可能买得到的,只能往郊区看,萝岗想买,但没有房票,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把目光转移到不限购的增城。
去增城看的第一个项目是凤凰城,16年开盘的是靠近广园快速路,一环大凤凰雕塑旁的组团,叫凤荔苑。我跟老婆一起去看的,两房,首付37万,月供5000多。从售楼部出来的时候,我清楚记得跟老婆在交通中心等了20分钟的楼巴,又热又累,还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到市区。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买,毕竟看看兜里的揣着的钱,也不敢要求更多。看完房子的当晚,我跟我的发小张嘴借钱了,我知道借与不借都是他的自由,但我没想到,我的发小拒绝借款后,还讽刺了我一句“就你这收入还想在广州买房啊?你怕不是在做梦。”听到这话,其实内心有点不是滋味。
不过也正因为借钱失败,让我幸运地躲过了坑盘。我现在回头想,要是当时真买了凤凰城才得捶胸口呢,毕竟这五年来,凤凰城的房价都稳得很,是稳定不涨的稳,要是当初入手了,我后来也很难解套换回市区。
就这样,买房的事情就搁置了,一直到2016年的10月份,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和同事到新塘新世界搞路演活动。闲暇之时,我在楼盘的周边随便乱逛,因为无聊和八卦,我随便进了一家中介店,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那家中介门店叫“皇朝置业”。
本来我只是打算进去跟中介聊聊天打发一下时间,没有想到的是,接待我的那个销售非常认真和礼貌地给我介绍房源,虽然我只是随便讲了我的需求,但是看他认真的样子,又不太好打断他然后掉头走。
期间,中介给我推荐了一套新世界花园75平的两房,报价只要72万。我本来是无意买房的,可看到房子的那一瞬间,我,心动了。想到13号线开通在即,这个楼盘又是地铁口,而且感觉新塘跟市区的物理距离也不是很远,就有了兴趣让中介带我去看房。其实心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套房子的总价和月供,恰好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再多久没有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中盘了。第二天,我带着老婆从市区又坐地铁又换公交地辗转来到楼盘,复看了一次这套房子。从房子走出来后,老婆就开始打电话给她父母亲戚问意见。期间,我因为抵不住中介的花言巧语,一时冲动,签名了…
最后房子的成交价是69万,当时中介配合做了高评高贷,一番骚操作下来后,首付只要17万。我拿了我手头上的积蓄3万,然后头脑一热,鼓起勇气,刷了N张信用卡套了首付剩下的14万和其它费用。
交房后我才发现,把房子买在新塘,市区上班,通勤还是很难忍受,最后的结果还是就把房子租出去了,继续在市区租房子住。看到这里,估计还有人疑惑,那你这个买房不就是白买了吗,买了不去住还有什么意义。不,正因为买了郊区这套房,才让我后来有了在市区换房的资本。
我买新塘这套房子是在2016年,房价大涨的前夕,我买在了低位。在2016年到2017年这两年期间,我完成了结婚、买房和生子这人生三大件事。
第二次买房,是为了孩子
到了小孩2岁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跟老婆考虑到他读书的问题,就想要不把房子换在市区,因为我俩还是增城的户口,小孩如果跟户口读,就得在新塘上学,而我们都在市区工作,住太远不方便。
这个时候,新塘刚刚开通地铁不久,房价像坐了火箭一样起飞,短短两年,我们的房子从69万,涨到了160万。我俩盘算了一下,把房子卖掉,再除去还欠的40多万房贷,能赚120万,刚好可以拿来当置换市区房的首付。
我在放盘的同时,也在市区看房子。这一次,我不再像几年前那么冲动了,而是很缜密地梳理了自己的需求。因为本来也是从事地产行业嘛,不能说对市场很有触觉,但基本的知识沉淀还是有的。
我把我们对房子配套、教育和交通等各方面的需求排了一下优先顺序,结合自己的首付预算,我发现海珠区的合景逸生翠园挺符合我们预期的,于是就开始在贝壳上筛选这个小区合适的房源,然后磕着这个楼盘去看。为什么当时不去看其它楼盘呢,一是我们预算就到这了,综合比较过,逸景翠园是最适合我们的了,二是再往市区挪近点,我们也买不起了。
逸景翠园周边有万达,该有的商业配套都有齐,幼儿园中小学不是在小区里面就是在小区门口,要知道孩子学校离家近,对我们这种打工仔来说有多友好。交通就更不用讲了,旁边就是广州大道南,出门就是地铁11号线逸景路站。
总的来说,以我从事房产这么些年的经验,逸景翠园确实是最适合我们了。在看了四五套房子之后,我们选择了一套南向80方的小三房,均价3.9万,总价312万,卖掉新塘剩下的钱刚刚好给首付和税费。
到了2020年11月,我们终于顺利住进了新房,小孩也很幸运抽签中了小区里的公立幼儿园,今年都准备读中班了。
有人说,郊区就是个坑,把房子买在新塘就是在投资垃圾,其实我觉得这里存在很大的偏见和误区。拿我自己的经历举例子,我觉得我是属于非常幸运的那一个,买房买在低位,卖房卖在高位,新塘那套房子对我来讲,不是套,反而是幸运屋。至于投资,不能说死一个地方赚或者亏,还得看你买左什么时候。
回想起我一路以来换房买房的经历,要不是当初在新塘激情下单,用3万块撬动了一套郊区房,那么我现在肯定没有资本在市区买房的。没有16年买新塘郊区房的操作,我现在的结果只会有两个,一是收拾细软滚回老家,二是继续在市区租房住,做一个纯正广漂。
说起投稿的原因呢,其实我不是球哥的客户,我跟他的关系是同行合作关系,老板安排我负责对接他们的业务合作。
第一次认识他的时候,还感觉他有点高傲,接触多了后发现,其实他为人也是非常nice和真诚的,他的团队也非常专业,所以我决定投个稿,分享一下自己的买房故事。如果有机会,我下一次换房会考虑他们团队的服务。
现在偶尔回老家,发现毕业后回到老家发展的小伙伴都过得挺好的,吃香喝辣的毫无生活压力,而我则每个月背负着一万多的房贷,这不敢吃,那不敢去,每天睁开眼什么都还没干就要花几百块。有时候,我也会纠结我自己留在广州工作买房的决定是不是最正确的。
不过正如别人说的,不先熬一下人生的苦,以后怎么享受生活的甜。我才30出头,人生才起步,至少在买房这件事上,我是有运气的,我也相信,房子会越换越好,生活也会越过越顺。
欲了解更多广州楼市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广州楼市滚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