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2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北京小微科技公司

小智 0 2025-03-01

9月26日,北京市工商联、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召开2022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发布会,发布北京民营企业“1+4”百强榜单。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游钧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发布2022北京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分析报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赵玉金主持会议并发布榜单,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力致辞。

游钧指出,今年是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第五年。百强企业引领了首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汇聚了强大动能。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刻认识“两个大局”,坚定发展信心,为稳定市场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作出贡献。坚定走“专精特新”道路,坚持专业化经营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带头履行社会责任,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燕瑛强调,市工商联始终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今年百强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四个中心”定位、“五子”战略布局,优化指标体系,形成了2022北京民营企业“1+4”百强榜单。百强企业要发挥领头雁作用,争做新时代创新发展引领者,助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赵玉金强调,民营企业百强调研与发布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发展领导、不断促进“两个健康”的有力抓手。下一步,市工商联将突出政治建设根本,充分发挥百强品牌统领作用,提升民营企业服务效能,以更高站位推动“两个健康”工作迈上新台阶,以更实举措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更强烈的使命感开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局面,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新贡献。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游钧,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为“2022北京民营企业百强”企业代表授牌;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禹,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鲍晓晨为“2022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企业代表授牌;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林为民,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江岚为“2022北京民营企业文化产业百强”“2022北京民营企业中小百强”企业代表授牌;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振坤、市工商联秘书长安有文为“2022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企业代表授牌。

《“1+4”百强榜单报告》数据显示,2022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呈现七大特征:

百强实力逐年增强。

今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入围指数为40.15亿元,同比增长9.37%,达到历史最高值。五年间百强入围指数共计提升18.99亿元,提升比例达89.74%。整体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今年民营企业百强整体营收规模达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0%,五年间整体营收规模增长约2倍。其中,前十强企业持续发挥“领头雁”作用,实现营收总额3.11万亿元,在百强中占比高达71.16%,与上年相比增长20.08%,有力带动我市民营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受疫情冲击,过去一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利润总额、税后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从民营企业百强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缴税总额来看,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今年民营企业百强资产总额为5.57万亿元,同比增长5.09%,连续5年保持增长态势。净资产总额同比增长5.81%。缴税总额较2020年增加48.67亿元,同比增长4.46%。

“高精尖”格局不断巩固。

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共涉及28个行业,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最高,企业数量达22家;有84家企业主体及下属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比2020年增加22家;将近4成企业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营业收入总额约占百强企业“半壁江山”;近8成企业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62家企业拥有国内发明专利,27家企业拥有国外发明专利,国内国外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科技创新百强发展稳健,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科技创新百强实现营收总额26003.4亿元,同比增长23.4%;资产总额28781.1亿元,同比增长11.1%;纳税总额680.4亿元,同比增长23.1%。科技创新百强研发投入总额不断增加,高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占比逐年扩大,研发强度超过20%的企业达到57家。2018-2022科技创新百强拥有的专利总量实现五连增,2022科技创新百强拥有的专利总量同比增长111.5%。48家企业的主导产品为关键技术创新,属于产业链“卡脖子”环节,有效实现进口产品替代,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的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

文化产业百强加速变革,数字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今年文化百强中有19家为“专精特新”企业,较去年增加8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数占比增长至68%。数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和活力,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1年票房排行榜前10的电影中,文化百强参与出品或发行的电影有6部;5家企业出版996种重点出版物;7家企业推出108个演出剧目,吸引1.02亿人次观看。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动下,文化百强开创文体产业融合新局面,策划制作的《双奥之城 城市之光》系列宣传片在线上广泛转发,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5.8亿人次。

中小企业百强主要指标企稳向好,市场信心不断恢复。

2022中小百强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94.34亿元,同比增长7.7%;资产总额585.4亿元,同比增长7.1%。研发投入强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费用总额达到79.6亿元,同比增长172.6%。2022年中小百强中,80家企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89家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5家为2021年度独角兽企业,5家为上市企业。按照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分类,2022中小百强企业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2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18家,智能装备企业13家,表现出“信创智造”的产业特点。88家企业已经在战略层面或管理层面开展数字化转型,62家企业已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小百强对“十四五”期间企业发展前景的预判整体向好,大部分企业认为自身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将继续保持积极投资。

社会责任百强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

社会责任百强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六稳”“六保”、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社会责任百强在京纳税总额达262.07亿元,39家企业在京纳税超过1亿元,全年新增就业24.96万人,吸纳大学生就业4.28万人、特殊人群就业8000余人。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帮扶村1007个,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82.04亿元、消费帮扶资金710.47亿元,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62.95万人。69家企业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建设及服务保障工作;31家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重点工程;51家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71家企业共26.3万名员工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和基层治理,为首都疫情防控做出积极贡献。

发布会上,市工商联、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共同启动北京市工商联金融“助力科技·助力小微”行动计划。

黄力表示,近年来,工行北京分行与市工商联在助力民营经济的征程上,双方同频共振,发挥双方优势,通过金融活动月、银企对接会、百强企业签约、经济专委会等多种形式,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千企万户,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了作用。

发布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会议全程由北京时间进行网络直播。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鲍晓晨出席会议。市工商联驻会领导班子成员,市委统战部有关处室负责同志,百强企业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各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设分会场。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工商联顾问单位、所属商协会、异地在京商会、民营企业代表等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参加会议。

本次发布会受到新闻界广泛关注,30余家中央、首都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参与发布会的直播和报道。

(撰稿人:江一帆 责任编辑:井哲艳)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上一篇: 【推荐】2022北京企业100强丨北京城建位列第8名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下一篇: 【推荐】2022北京秋拍总结28位新面孔艺术家拍场首秀受追捧北京永乐拍卖公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