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凳上做出抗震大学问

Adam 0 2024-12-10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一代代科研人接力传承——

冷板凳上做出抗震大学问(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谢礼立院士(左)在与学生交流。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供图

新丰江水电站,工力所在该水电站建设了我国首个强震动观测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供图

孙柏涛(右)和科考队员一起在整理地震灾害资料。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供图

2013年芦山发生地震,曲哲赶赴现场对农居进行振动测试。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供图

核心阅读

建设我国最早的地震模拟振动实验室,开发预测评估地震灾害损失系统,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现场进行科学考察和流动观测……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一代代科研人,接力传承,为解决我国建筑抗震难题,持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工力所怎么会在哈尔滨呢?”很多不了解工力所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由于名字中有“中国”,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工力所”)应该在北京,极少与哈尔滨联系起来。

同样鲜为人知的,还有所里人的研究。在土木工程学科中,地震工程比较冷门。不过,工力所人说,这也有好处:能够安安静静地做学问。

“大家之所以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多亏了所里老前辈们留下的精神底色”

工力所一角,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建筑,远看像一座老旧仓库,灰白的外墙墙皮已经脱落。走进去,满眼各式各样的建筑模型。有摩天大楼,也有普通居民楼,高高低低排列开来。边上,还放着一些脚手架。这里是我国最早的地震模拟振动实验室。

办公房在实验室一侧,水泥地、旧书桌、铁栏窗户,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工力所研究员张敏政在对着电脑校对书稿。74岁的张敏政,头发花白,声音温和而有力。实验室建成时,他就在这里工作;退休10多年,他每天还来这儿。至今,他仍记得每一个模型的来历,以及无数个日夜里的一次次实验。

前一阵子,新版《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地震工程学》出版了,足足有200多万字。这本书的出版,让该学科从此有了权威工具书。张敏政是编写负责人之一。他拿起茶杯,喝上一口水,然后凝望着窗外说:“总算了了一个心愿。”

路遇张敏政,所长孙柏涛总会上前问候,他说:“地震工程学科比较窄,社会关注度不高。建所至今近70年,大家之所以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多亏了所里老前辈们留下的精神底色,这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就是这样一位前辈。60年前,他就到工力所前身——中科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他萌生了研究城市抗震的想法。然而,这个研究方向全世界都没有先例,这称得上是科学问题吗?

谢礼立一头扎进图书馆,搜遍了各种资料。他回忆起全所开讨论会的情形:首任所长刘恢先,闻讯特地走下病床,坐在椅子上,被人抬进会议室。刘所长发问严肃而尖锐,面对一个个抛来的问题,他对答如流。所里当即决定,增设城市抗震研究方向。

过去10年,最让孙柏涛引以为豪的是,带领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HAZ-China”的系统。“HAZ”是灾害的英文缩写,这个系统能预测和评估地震灾害的损失,也是城市和区域抗震理念的延伸。有了它,如何改造那些不符合抗震规范的建筑,就有了科学依据。

曲哲又忙又兴奋。这位工力所的年轻研究员从此走进了一片新天地:过去,建筑抗震的焦点在梁、板、柱、墙等构成的结构。地震来了,结构骨架没问题,房屋倒不了,可吊顶、门窗、水电管线等非结构件损坏严重,房屋在地震面前依旧很脆弱。他忙的是,研究非结构件有太多新问题;兴奋的是,离解决建筑抗震难题又进了一步。

曲哲只有30多岁,却已是工力所的科研骨干。研究建筑中非结构件的抗震问题,不但从单一结构扩展到整栋建筑,而且进一步拓展到城镇乃至更大范围。他与孙柏涛一样,在不同的层次上丰富了谢礼立构想的蓝图。

“把工作做好,减轻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

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一口气能做20个标准俯卧撑,谢礼立一点儿都不像82岁。刚分配到工力所时,所领导没有让他马上搞研究,而是让他锻炼动手能力。“那时我像个工匠。”他说。

工力所人做学问,并非只是在实验室与机械、图纸、公式打交道。去现场,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传统。每当有地震发生,这支“国家队”就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除了参与指导烈度划分、评估地震损失、做安全鉴定和救援外,他们还要开展地震灾害的科学考察和流动观测,搜集第一手资料。

1966年邢台地震后,谢礼立在现场待了3年。由于熟悉灾害情况,有现场工作经验,在周恩来总理视察时,虽然他那时还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却与国内顶尖专家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给周总理汇报。

曲哲与地震工程的渊源开始于12年前的汶川地震。当时,他还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到重灾区北川的考察经历,让他头一次体会到灾害的无情。这坚定了他研究工程抗震的信念。

就在那次考察中,他意识到了建筑薄弱层倒塌的危害,并着手开始相关研究。5年后芦山地震,非结构件的破坏暴露出另一个严重隐患,推动他关注非结构抗震的问题。

1996年包头地震之后,孙柏涛到过国内外绝大部分的破坏性地震现场。他直面生离死别,尝遍辛酸苦辣。他说,余生就像是赚回来的一样。至此,他只有一个念头:“把工作做好,减轻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

为了尽可能调查、搜集资料,在危楼里,在废墟中,孙柏涛和队员们冒着余震风险,高强度工作。在汶川,由于长时间顶着烈日,他和团队多人出现虚脱。

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孙柏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房屋震坏了,不看图纸,就能八九不离十说出原因。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公安局的办公大楼出现多处裂缝,准备拆除,他判断建筑主体结构完好,只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些加固就好。这栋大楼至今仍在使用。

“人的精力有限,要把有限的精力留给科研”

谢礼立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不少还是国家级科学奖。可在他眼中,这些都不是做研究的初衷。他有一套自己的哲学:“人的精力有限,要把有限的精力留给科研。”

上学时,谢礼立主修俄语,工作后开始学习英语,他收集来老所长和国外友人的通信,带着两个馒头、一瓶水,从早上6点到晚上7点,独自坐在公园里,反复背诵。如今在所里,他的英语水平也是公认的好。

谢礼立是上海人,到哈尔滨后就喜欢上了这里。他说,哈尔滨夏天凉爽,冬天屋里暖和,适合看书、做研究。

过去的半年,孙柏涛团队起草了两本有关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的规范。他当了10年所长,念念不忘的是科研,是对地震工程学科的理解。工作日难得空闲,一到周末,他就和学生们待在一起讨论问题。

一心为学的氛围吸引着曲哲。在日本求学时,他是日本建筑学会会长的得意门生,老师对他的学术水平大加赞赏。曲哲说,做科研有点像创业,不同在于,它有时是一个人在孤独求索。

曲哲乐在其中,也找到了与外界交流的办法。几年前,他做起了自媒体。他说,现在传播方式多样,要写好给少数同行看的科研文章,也要向老百姓说明自己在做什么、自己的研究有什么用,才能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

几阵寒风,凉意渐起,地处哈尔滨的工力所又将迎来白雪皑皑的冬季。但曲哲说,冬季的工力所,显得更加宁静、更加美丽。(记者 喻思南)

保持那份执着的科研定力(记者手记)

为提高抗震能力,古代工匠们会在木塔中央,自上而下加入一根粗壮的“心柱”。正是有了这根“心柱”,一些古塔才得以屹立千年。而今,借鉴这一理念,一些现代建筑设计中也会嵌入“心柱”结构,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且效果非凡。

面对时代的变迁、外界的诱惑,一个团队、一个机构想要保持定力,传承优良学风、作风,同样少不了有人充当“心柱”。他们或许没有响亮的名声,没有耀眼的头衔,却在为我国科研大厦的安全稳定,默默抗压承重。工力所建所近70年,走在地震工程研究的前沿,得到业内的认可,靠的就是一代代“心柱”科研人的薪火相传。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这样充当“心柱”的人才,他们值得全社会的尊重与呵护。

高档门窗

别墅门窗

品牌系统门窗

高档门窗

上一篇: 冲铝合金门窗机器
下一篇: 冷热镀锌铁丝网围栏养殖网拧花网圈羊网六角网狗笼加硬加粗网石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