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知识」一建《建筑》第一章知识点,纯干货,这15个知识点

Adam 0 2024-12-10

距离2021一级建造师考试越来越近

是时候开始认真复习了~

今日小优汇总

2021一建《建筑》第一章15个学习重点,小伙伴们背时注意理解记忆,才好巩固基础,现在速速开背!

知识点1 建筑物的分类

按建筑物的层数或高度分类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应符合防火规范)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

(2)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m,为高层民用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根据其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考点分析】

该知识点考核形式为选择题,采分点是根据不同规范对建筑物的划分,另外需要注意相关的参数。

知识点2 建筑高度的计算

(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同一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高出屋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考点分析】

该知识点考核形式为选择题,需要区分不同情况下的建筑高度的计算。

知识点3 楼梯的建筑构造

(1)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出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应≥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疏散出口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2)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3)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4)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5)无中柱螺旋楼梯和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

【考点分析】

该知识点考核形式为选择题,可以结合生活中所见与常识来进行了解。

知识点4 结构的功能要求

1.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例如,厂房结构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坚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

2.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

3.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考点分析】

该知识点考核形式为选择题,可根据“施耐庵”口诀来记,关于内容可以理解。

知识点5 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

【考点分析】

根据公式,结合常识理解悬臂梁端部的最大位移。

知识点6 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1.设计使用年限

3.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低于下表的要求,但降低幅度不应超过两个强度等级,且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构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和C20。

直接接触土体浇筑的构件,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有混凝土垫层时,可按上表确定;

知识点7 常用建筑结构体系和应用

(一)混合结构体系

因为砌体的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很低,所以住宅建筑最适合采用混合结构,一般在6层以下。混合结构不宜建造大空间的房屋。混合结构根据承重墙所在的位置,划分为纵墙承重和横墙承重两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楼板支承于梁上,梁把荷载传递给纵墙。横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其优点是房屋的开间相对大些,使用灵活。横墙承重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楼板直接支承在横墙上,横墙是主要承重墙,其优点是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使用灵活性差。

(二)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主要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进而影响使用。在非地震区,框架结构一般不超过15层。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通常是用计算机进行精确分析。常用的手工近似法是:竖向荷载作用下用分层计算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用反弯点法。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可简化成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进行分析。

(三)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和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力。剪力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厚度不小于160mm。剪力墙的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适用于小开间的住宅和旅馆等,在180m高度范围内都可以适用。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

(四)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空间较大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适用于不超过170m高的建筑。

横向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物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两端附近。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剪力墙好比固定于基础上的悬臂梁,其变形为弯曲型变形,框架为剪切型变形。框架与剪力墙通过楼盖连系在一起,并通过楼盖的水平刚度使两者具有共同的变形。在一般情况下,整个建筑的全部剪力墙至少承受80%的水平荷载。

(五)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便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可分为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以及多筒结构等。框筒为密排柱和窗下裙梁组成,亦可视为开窗洞的筒体。内筒一般由电梯间、楼梯间组成。内筒与外筒由楼盖连接成整体,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这种结构体系可以适用于高度不超过300m的建筑。多筒结构是将多个筒组合在一起,使结构具有更大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

(六)桁架结构体系

桁架是由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在进行内力分析时,节点一般假定为铰节点,当荷载作用在节点上时,杆件只有轴向力,其材料的强度可得到充分发挥。桁架结构的优点是可利用截面较小的杆件组成截面较大的构件。单层厂房的屋架常选用桁架结构。

(七)网架结构

网架是由许多杆件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结构。网架结构可分为平板网架和曲面网架。

(八)拱式结构

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轴向压力。

(九)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受拉的钢索,钢索是用高强度钢绞线或钢丝绳制成。

(十)薄壁空间结构

它属于空间受力结构,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向压力,弯矩很小。它的受力比较合理,材料强度能得到充分利用。薄壳常用于大跨度的屋盖结构,如展览馆、俱乐部、飞机库等。

【考点分析】

高频考点,理解记忆,对比不同的结构,掌握其原理,考试中主要选择题形式出现。

知识点8 结构设计作用(荷载)

(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

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等。

3.偶然作用(偶然荷载、特殊荷载):爆炸力、撞击力、火灾、地震等。

(二)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1.均布面荷载Q: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的荷载;

2.线荷载;

3.集中荷载。

【考点分析】

高频考点,理解记忆,掌握不同的分类并能够区分不同荷载的归属,考试中主要选择题形式出现。

知识点9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特点

1.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强度较高,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都能充分利用。

(2)可模性好,适用面广。

(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

(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延性好,适用于抗震抗爆结构,同时防振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用于防护结构。

(5)易于就地取材。

混凝土结构的缺点:自重大,抗裂性较差,施工复杂,工期较长。

2.砌体结构的特点

砌体结构有以下优点:砌体材料抗压性能好,保温、耐火、耐久性能好;材料经济,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管理、维护方便。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广,它可用作住宅、办公楼、学校、旅馆、跨度小于15m的中小型厂房的墙体、柱和基础。

砌体的缺点:砌体的抗压强度相对于块材的强度来说还很低,抗弯、抗拉强度则更低;黏土砖所需土源要占用大片良田,更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自重大,施工劳动强度高,运输损耗大。

3.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的抗拉、抗压强度都很高,构件断面小,自重较轻,结构性能好,所以它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如梁、桁架、刚架、拱、网架、悬索等,应用非常广泛。

【考点分析】

考试以选择题为主,区分掌握不同结构的特点。

知识点10 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

【考点分析】

考试以选择题为主,根据图片及生活常识理解其原理。

知识点11 地震基本概念

(一)地震的震级及烈度

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度,用以衡量某次地震的大小,用符号M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M5,破坏性地震;M>7,强烈地震或大震;M>8,特大地震。

(二)抗震设防

1.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三个水准”简单地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且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会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3.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

【考点分析】

考试以选择题为主,了解即可,考试较少,主要是判断或挖空。

知识点12 抗震构造措施

1.多层砌体房屋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但是这种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较常用的结构形式。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岀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釆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考点分析】

考试以选择题为主,最好能够理解,主要是判断或挖空。

知识点13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代号和强度等级

注:强度等级中,R表示早强型。

【考点分析】

考试主要是选择题,掌握技巧进行记忆。

知识点14 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1.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国标规定,六大水泥的初凝时间均≥45min,

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10h。

2.体积安定性: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体积安定性不良,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

3.强度: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考点分析】

考试主要是选择题,掌握概念,对数字需要记忆。

知识点15 常用水泥的特性

【考点分析】

对比记忆,六大常用水泥的特性与应用对比理解,掌握特殊的。考试以选择题为主。

欢迎小伙伴们留言,小优看到将及时回复您(??????)??

? 今天的考点就做到这里,感觉有用的话,大家记得给小优关注、点赞、分享、收藏,小优努力更新,谢谢ヾ(?°?°?)

隔热门窗品牌

隔音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上一篇: 「一周环保新闻」2018年11月5日—11日环保新闻纵览
下一篇: 「三明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