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缺点同时定制中国特供车值不值得购买
81
2025-01-17
【阅读提示】
2019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的名字,代表着河北人的集体记忆。
他们是一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事迹感召着这个社会,充满向上的力量,凝聚着奋斗精神。
与往年不同,2019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不仅评选出一批“新人”,更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进人物群体——他们的事迹和形象已经烙刻在我们记忆深处。
这份十大新闻人物名单,每一个名字,都闪耀着光芒,温暖着我们每个人。
让我们追寻河北人的集体记忆,领略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的不平凡人生,去解读河北一路走来不变的精神密码。
●一种传承至今的精神
盘点2019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有一个群体与众不同,这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进人物群体。
他们中,有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包括李保国在内,我省7人1集体还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典型马万水、吕玉兰,有长期扎根基层,热情为民服务的民警吕建江……
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叹,不管什么年代,实干、奋斗都是一个社会最可宝贵的精神。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我省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推广实用技术36项,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场次,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累计助农增收35亿元以上,10余万农民在他带领下脱贫致富。
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
消息传开,无数受益于李保国的人们无不为之心头一堵,怆然涕下。在网络上,上百万人怀念祭奠他。时至今日,他的精神依然在感召着众多后来者,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大山,和农民肩并肩,拼搏奋斗。
他们扎根大地,家国情深。
在这个群体中,马万水和吕玉兰两位老典型,不禁让人们忆起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段艰难奋斗的岁月。
在中国的矿业开发史上,马万水是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名字。他1949年到河北龙烟铁矿当工人,用铁锤、钢钎带领工友14次创造黑色金属矿山掘进全国纪录。
马万水被誉为冶金战线“铁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带领家乡人民艰苦创业、造林治沙的“铁姑娘”吕玉兰则被称为“一代中国妇女的骄傲”。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干!”吕玉兰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她始终不改劳动人民本色,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实干担当,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全心全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们胸有大爱,无私为民。
长期扎根基层,热情为民服务,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安建桥综合警务服务站原主任吕建江,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拓展延伸群众工作,创建全省首家网上警务室,搭建起警民互动网络平台;开通全省首个民警实名微博“老吕叨叨”,编发博文一万余篇。虽然2017年12月吕建江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但他仍是人们记忆深处那位暖心的“叨叨哥”。
虽已迈入古稀之年,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林秀贞,仍没有停下扶危济困、奉献爱心。她三十年如一日义务赡养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还帮助29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他们创新进取,不辱使命。
2016年4月,河钢集团收购濒临倒闭的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执行董事宋嗣海领导管理团队仅半年时间就扭转了钢厂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2018年钢产量创百年钢厂历史最好水平,成功保住了钢厂5000多名员工的就业。3年来,他和团队努力把河钢塞钢打造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工程。
仓廪实,天下安。49年来,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党支部书记、主任尚金锁从一名最基层的粮食保管员做起,“一辈子,一件事,一生情”,不仅让自己成长为省管优秀专家,还把一个4亩地、仓容量不足100万斤的全省最小的基层粮站,发展成今天占地500亩、仓容量达10亿斤、连续32年盈利上台阶的地方国有粮库,被誉为全国粮食系统的一面旗帜。
他们接续奋斗,创造绿色奇迹。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和浑善达克沙地的最前沿。自1962年2月建场以来,林场建设者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褒扬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人,只有敬畏一个职业,才不会逾矩;也只有热爱一个岗位,才能不断创新。因为热爱着脚下的土地,热爱着自己从事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在埋头苦干中努力创新,也成为2019年河北年度新闻人物身上最显著的共有精神特质,而这也是我们一路走来最坚实的力量。
●一种攻坚创新的智慧
“高锰钢辙叉与高碳钢钢轨焊接材料和异质焊接技术”“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看不懂这样的专业术语。
但你知道吗?正是这些艰涩的术语和它背后所代表的技术突破,换来了今天中国铁路的疾速飞驰。
2019年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中,有两位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而他们均与助力中国铁路提速密不可分——钢铁材料领域著名专家、华北理工大学校长张福成,我国动力学与控制领域学术带头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杨绍普。此外,还有一位被誉为提升“中国速度”的“高铁工匠”——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人张雪松。
一个人在生命中,所能企及的高度,常常在于他怎样面对和解决所碰上的问题。而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则在于他们用自己的研究挑战了整个领域都认为“不可能”的难题。
从1997年4月1日算起,中国铁路经过6次大提速,终于飞驰驶进了高铁时代。
铁路要提速,面临着诸多难题,钢轨和辙叉的接缝问题是一大安全隐患,提速机车的研制也是一大难题。
面对这些无法攻克的世界难题,张福成要解决的难题是把高碳钢和高锰钢无缝连接,难度就像“把木头焊在钢管上”;杨绍普承担了SS7提速机车悬挂系统振动控制的任务。
“把木头焊在钢管上”,前人屡栽跟头,张福成却说,“我从没想过搞砸了怎么办,就想着怎么把它搞成。”和这股韧劲如出一辙,全国敬业奉献模范、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人张雪松不满足于是一个仅有技校文凭的普通工人,27年来在高速动车组生产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完成技术革新109项,被誉为提升“中国速度”的“高铁工匠”。
“面对困难就得迎难而上,面对技术难题要勇于攻关。”一路走来,张雪松认为,成功的原因无外乎兴趣、坚持、运气和天分,但最重要的,是少不了一股拼劲儿。
2005年,中车唐山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张雪松因此与高速动车组结缘。彼时,他作为铝合金车体铆钳班班长,面临的第一重考验就是提高铝合金车体焊接精度。他带领技术攻关团队,从一个个零部件开始,坚持自己和自己“死磕”。在历经上千次试验,制作出焊接夹具、装配定位板、反变形工装卡具等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
即使身为大专家,杨绍普所坚信的,同样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一个人能不能干成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顽强的毅力。能坚持,善思考,灵感才会冒出来。”杨绍普说。
最终,杨绍普成功了,他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陇海线提速主力车型SS7B、SS7C、SS7D上。此后几年,杨绍普团队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还为京广线桥梁振动控制、秦岭隧道贯通等重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技术保证。2003年,杨绍普主持的“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研究及应用”摘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后,张福成等到了灵感的降临,他突破焊接领域世界难题的“难焊高锰钢辙叉与高碳钢钢轨焊接材料和异质焊接技术”,于2005年在中铁山桥等企业大规模产业化,实现了我国全线无缝铁路的技术超越。紧接着,他又发明高锰钢辙叉Re+N炉外精炼技术、TMCP技术、冲击预硬化技术等,改变了世界沿袭百年的铸造高锰钢辙叉制造技术。
面对国际最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张雪松最终凭借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高超技艺,排除了20多次各类疑难故障,攻克了8项难题。其中两项申报了国家专利,解决了外国专家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这两年,如何运用智能制造技术加快高铁动车组智能化进程成为今后他和工友们技术攻关的重点。
同样是源于持续的创新攻坚,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魏立华用一罐奶粉实现了振兴民族乳业的梦想。
2019年11月15日,君乐宝乳业在北京举行新品发布会。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魏立华介绍,他们新推出的“悦鲜活”鲜牛奶荣获2019世界乳品创新大奖“最佳工艺创新奖”。
从君乐宝婴幼儿奶粉在全球同行业首家通过“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 A+认证”,成功进入香港和澳门销售,到在全国布局鲜奶产品,引领消费升级,近些年,“君乐宝”这个奶粉行业的“后起之秀”,迅速进入国产奶粉第一阵营。
君乐宝的成功,与产品研发到销售渠道的推广,甚至产品营销手段的“不走寻常路”密不可分。
君乐宝本是靠酸奶起家,下定决心做奶粉后,君乐宝乳业购买牧场,并耗资上亿元对购买的奶粉生产工厂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君乐宝婴幼儿奶粉投产之后,创新销售渠道,做网络和电话直营;通过欧盟双认证,让消费者知道国产奶粉品质不比洋奶粉差;开放牧场,开放工厂,让消费者体验奶粉生产的全过程,君乐宝奶粉连续五年产销量高速增长。
●一种责无旁贷的担当
2019年12月24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我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位列其中。
32年来,凭借着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艰难的军人作风,范振喜团结带领村民,将“一穷二乱人心散”的周台子村,发展成产业多元化、住宅楼房化、环境公园化、福利制度一体化、农民教育常态化的美丽幸福新农村。
为了村里事业,范振喜甚至敢于“舍命”。1992年,年轻的他被检查出患有血癌,如果做骨髓移植手术,光押金就要10万元。那时候万元户都少,更别说是10万元钱。当时范振喜对妻子说,这病不治了。
范振喜想不到的是,几天的时间里,党组织、乡亲们凑齐了10万元,多年与范振喜不来往的二哥为他捐献了骨髓。不久,范振喜闯过了最危险的排异期。出院后回村,他说:“我这条命是大家给的,我得拼尽全力报答乡亲们!”
同样改变了一座村庄面貌的还有驻村干部——孙国亮。
2019年12月30日,在孙国亮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张家口市阳原县四十亩滩村村委会,进行了一场“校+村+家”三方育人联合会交流活动。
“孙书记真心把村里人当亲人了。今天的交流活动,就是孙书记张罗的,让大家一起商量怎么管好村里的留守儿童。”70多岁的村民杨兆文解释道。
四十亩滩村原来是个贫困村,全村132户中有79户是贫困户。2016年2月24日,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孙国亮驻村扶贫。他垫资、出力、出工,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定规划、谋项目,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柴鸡养殖和光伏发电,为四十亩滩村拔掉了“穷根”。2018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600元提高到8000多元。
2019年,村民们士气大增,在孙国亮的带领下,一鼓作气,又新建了30个蔬菜大棚。
平凡日子里守望相助是一种担当,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更体现了一种本色。
“生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的平民英雄吕保民,当过4年兵,因表现突出两次得到部队嘉奖,回到家乡后,在市场上卖鸡蛋近十年,吃苦耐劳、踏实肯干。
2018年9月8日,看到有歹徒在市场里行凶,他头一个冲上前,与持刀歹徒英勇搏斗,被刺5刀仍紧追不舍,直至与热心群众合力将歹徒制服后,才被送入医院抢救。
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能坚持十几年、几十年就是品质。
“保民,就是要保人民群众的平安。”吕保民永葆军人本色,无论到哪儿都发挥一名老兵的余热。
“老实本分,还是个热心肠。谁家小电器坏了,他去修;谁家闹点纠纷,他去调解……大事小情他都帮忙,他的好人品乡邻都知道。”提起吕保民,东中铺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忠竖起大拇指。
吕保民爱管“闲事儿”,听说村民吕大茂的岳母被车撞了,他主动联系其家人,并跟着送到医院;村民王梦江的腿突然不能走路了,他开车送到石家庄市的医院;村里年事已高的许造堂走丢后,他带领大伙找了半夜,找到后才回家……吕保民的热心肠,在东中铺菜市场的摊主和客户中有口皆碑。
一年多过去了,在家人的劝说下,吕保民转让了摊位,如今在家照顾父母和家人,也受邀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以后遇到不平事儿,我还会挺身而出。”他决心,“永远当好人、做好事。”
●一种直抵人心的温暖
2019年,有一些名字,注定会被人们永远记在心中。
很多遇到家长里短纠纷的人,会永远记住“帮大哥”;西藏阿里的人们,会永远记住援藏干部律庆堂……
他们会被感激,是因为他们的奉献和付出,心系的正是人民。
2019年12月9日,在沧州市检察院见到律庆堂时,办公室有一支木制拐杖在他办公桌后倚墙而立。
“快好了。前些日子用的是双拐。”因三年高原生活导致骨质疏松,律庆堂的膝盖软骨磨损。2019年11月14日在单位带班值班时突然发病,右腿膝盖肿胀如面包,难以行走,律庆堂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2016年7月,辞去肃宁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职务,律庆堂作为河北省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阿里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成为当时阿里检察机关乃至全自治区检察机关受援史上第一位在内地任“一把手”的援藏干部。
在阿里检察分院任职副检察长期间,律庆堂负责的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创造了4项纪录,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实现4个零的突破;公益诉讼工作结束了阿里地区及各县办案皆为空白的历史。以上三方面工作都从落后一跃而成自治区先进。
他忍受缺氧困扰,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涉及检察机关各项业务工作、100余万字的检察业务指导用书,得到系统内各级领导和广大干警的好评;组建“爱心向阿里”微信群,为当地困难群众献爱心,3年间给阿里中学捐赠教辅资料价值近30万元,先后为阿里中学、牧区小学、一些贫困村,募集衣物、书籍、卫生用品等10批次,募集资金200万元……
律庆堂用“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工作标准更高”践行着为民初心,和他经手的“大案”比,“帮大哥”高瑞奎解决的事儿看起来却小得多,但在人们的心里,小事儿却一点不小。
时隔近一年,高瑞奎的那部旧手机,还会时而响起。人们遇到难事,早已习惯了去找他们心中的那个“帮大哥”。
无论是在村里做调解员,还是在电视上成了家喻户晓的“帮大哥”,他都始终闲不下腿。大到婚姻、财产、宅基地,小到羊吃麦苗、鸡进错窝,只要群众有纠纷,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家人让他去挤奶,他接了求助电话,丢下新挤的牛奶,直奔调解现场;让他去买包装袋,他想出调解办法,掉头就去了当事人家。
“要不是对老百姓、对调解工作有一颗真心,谁也坚持不下来。”熟悉的人都知道,老高之所以能把这项工作干得这么好,在于他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当自己的亲人。
逝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心系人民的人,尽管已经逝去,却注定要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在沧州市,“红心志愿服务队”家喻户晓。提起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沧州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政委王红心,人们都说,她有一颗火热的“红心”。
29年来,她帮教失足青少年200多名,还帮助过数不清的孤儿、贫困儿童、留守儿童。2010年9月19日,她发起成立了“红心志愿服务队”,9年来,带领志愿者先后组织助学、普法等活动300余次,行程8万多公里,服务群众20万余人。“志愿服务工作是警察本职工作的延伸。”王红心说,“能帮助更多的人,我感觉特别幸福。”
2019年10月18日,王红心到北京,参加次日举行的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启动会。
“这是一个心理健康方面的盛会,我要在会上分享多年的工作心得。”她激动地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说明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向着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王红心揣着一颗“红心”在新的路途上再出发。
●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
《塞罕长歌》《李保国》《百合岭》《雾蒙山》……著名剧作家孙德民创作出一台又一台叫响全国的精品剧目,用手中的笔复活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人物,张春山、李保国、佟保中等,深深地影响了广大观众。
从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孙德民几乎从没休过节假日,没陪老伴儿和孩子逛过街,大部分作品都是节假日完成的。2019年4月,老伴儿病了,他正好修改《李保国》剧本到了紧要关头,4月7日下午3时,他还在专心修改剧本时,老伴儿离他而去。
“当我们背起责任的行囊,即使里面装的不是财富,而是沉甸甸的石头,只要值得,就该勇敢地将它放在肩上。”孙德民曾在剧本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对使命与担当的分量作出了最深刻的回答。
为了写话剧《塞罕长歌》,孙德民深入塞罕坝林场10次,差不多走遍所有分场、望火楼,和四五十位务林人吃住在一起。他认为,一个剧作家,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营养,也才能为人民抒写。剧作家必须像农民种地一样,向生活深深地弯下腰去,才能深刻认知生活,找到戏剧“种子”,创作出那个“唯一”的剧本。
一个剧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反映着他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舍。从小喜欢戏剧的孙德民,把舞台上的悲欢离合和朴素价值观,装进心中。选择戏剧创作这条路之后,他本能地用戏剧去弘扬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精神等。
“精神的守望者”是剧作家的“天性”,戏剧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人民呼吸与共。这些年来,不管戏剧理念如何变化,有些“规则”孙德民一直恪守着,无论何时文艺创作都要把根留住,这个根就是为人民抒写。《百合岭》倡导生态环保理念,《雾蒙山》反映农村改革历程,《李保国》歌颂扎根太行山的时代楷模,《塞罕长歌》展现塞罕坝生态建设故事……每一部作品,都在讴歌着时代和生活,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如果说,孙德民用笔下的剧本,唱起了一曲曲弘扬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精神的赞歌,那么,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朱月龙,则用手中的教案为青年补精神之钙。
在当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冲击,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冲突与融合日渐加剧,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的当下,朱月龙手中的一本教案,则是他为一代代青年指引人生方向的明灯。
2019年12月9日清晨,天还未亮,朱月龙就赶到火车站,搭上前往陕西的列车。千里之外,一场面对青年干部的讲座正等着他。一找到座位,他就从包里拿出备课本再次检查教案。
从教42年里,朱月龙先后教过“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多门课程,每学期学生给他的教学评分几乎都在95分以上。学生和同行评价他的课“真、亲、深、活”。
做到这几个字,并不容易。
“真,就是向哲学要高度,真学、真信、真用、真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出历史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真理;亲,就是授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带着责任、诚意和感情传道授业;深,就是向历史要深度,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力使课业内容深、学生领悟深;活,就是向学科前沿要新度,向其他学科要广度,多渠道增加政治课的鲜活性、生动性,入脑入心。”朱月龙介绍。
“五遍教学法”“日读万字书”,是他多年来坚持的两个习惯。进入课堂讲授之前,他要对所讲内容反复演练五遍,每天雷打不动阅读报刊、专业书籍至少1万字。(记者周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