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发展史中国信托业发展史
131
2025-04-18
泛黄的微光,刺啦的电波,
激越的播音,和那个年代,
独特的昂扬精神……
属于李焕英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今天,我们都是“李焕英”。
四月的天总是和煦,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坐着108路慢慢悠悠,穿过了时尚城区,越过了熙攘闹市。
葡萄攀架搭叶,
在狭长街道的后面,
我们来到了内药厂的时代。
内江制药厂前身为始建于1940年的中国联合炼糖股份有限公司,1952年名四川省公私合营三元糖厂,1960年更名为中国四川省内江三元葡萄糖医药工厂,1966年更名为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内江制药厂,1976年改为四川省内江制药厂(以下简称“内药厂”)。
公园里荒废多年的盆景假山。
内药厂长期为央属企业,历史悠久、声名显赫,为建国初期内江作为四川省工业重镇的重点支柱企业之一,几十年来生产的医用葡萄糖供应我国南方各省,为推动我国医药事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据内药厂子弟的回忆,生产车间、食堂、灯光球场、电影院、职工宿舍、幼儿园……配备齐全自成体系。
80年代的千人大厂,影响力之大,至今仍可见一斑——
广袤的厂区,在后续多年拆除后,
依然保留着巨大的面积。
而内药厂人,
在时代巨浪的几番冲击下,
不论身处何方,
依然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创造着美好幸福。
缘内药厂而生的街区小镇,整洁有序,
不喧哗却自有一种安稳自怡的气质。
像一位老者,任时代怎样的狂风骤雨,
他自巍峨不动,谈笑自若。
两条主干道交汇处,就是内药厂的大门。褪色的铁门无言见证了这一路风霜,门内大树自由舒展了几十年,清风摇翠,早已参天。
两旁依然鲜红的标语闪耀着的,
是内药厂人矢志不渝的初心。
角落里的老旧长椅,
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
斑驳得不成样子。
或许几十年前,内药厂工人们下班后,
就是在这把椅子上晒太阳呢。
相对而立的办公大楼
现在是饭馆超市的天下。
“老板儿,来碗面老样子!”
“要得,随便坐哈!”
热气蒸腾里,
老板热情周到笑脸盈盈,
食客心满意足,一言一语间,
就成生活最圆满的样子。
灯光球场
成了便民服务点和公交车中转站,
那个年代青春洋溢舞动的身影,
消弭在了时间长河里。
食堂
被绿色的爬山虎淹没
当年他们拿着铝饭盒
三三两两排队打饭
男生打闹着,
女生嬉笑着,
说着哪个菜好吃哪个不好吃。
还记得影院的1260个座位
每年100多场的电影吗?
电影院还在,只是观众已经不在了
静默的座椅
见证了多少甜蜜的爱情?
陪伴了多少孤独寂寞的心灵?
又分享了多少欢声笑语?
医务室的墙面依然干净整洁,当年守着它的人,其实并没有走远,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宿舍由红砖筑建,时代有些久远,
有些看不清上面的色彩了。
走进去,长方形的天井抬头可见。
她是这里仅剩的七个住户之一,
站在二楼,看着误入的陌生人。
“很多人来拍照,马上就要棚改了......”
人走得差不多了,人的痕迹还留着。
遗留在墙角边的吉他,破旧的琴弦还在诉说着过往。
吉他、美女海报、酱油瓶......
砖墙风华在岁月里,
爬山虎一寸一寸,
漫过了光阴的故事。
内药厂这个时光里的“宝贝”
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
2016年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正式开工
附近的一部分建筑正在进行着棚改
这也是内药厂最新的一次“涅槃”
……
内药厂这个“苦生甜长”的“内江娃”
在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
为这个城市构建一个
真实的美好幸福梦
如同栀子花一般
花开人走人又来
内药厂!我们不说再见
人们来了,
又走了,一来一往间,
扬起的是时代的尘埃,
氤氲在亘古不变的夺目阳光里。